严安者,临菑人也。以故丞相史上书,曰:
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于前,以观欲天下。彼民之情,见美则愿之,是教民以侈也。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未不可徒得,故搢绅者不惮为诈,带剑者夸杀人以矫夺,而世不知愧,故奸轨浸长。夫佳丽珍怪固顺于耳目,故养失而泰,乐失而淫,礼失而采,教失而伪。伪、采、淫、泰,非所以范民之道也。是以天下人民逐利无已,犯法者众。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心既和平,其性恬安。恬安不营,则盗贼销,盗贼销,则刑罚少;刑罚少,则阴阳和,四时正,风雨时,草木畅茂,五谷蕃孰,六畜遂字,民不夭厉,和之至也。”
臣闻周有天下,其治三百余岁,成、康其隆也,刑错四十余年而不用。及其衰,亦三百余年,故五伯更起。伯者,常佐天子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五伯既没,贤圣莫续,天子孤弱,号令不行。诸侯恣行,强陵弱,众暴寡。田常篡齐,六卿分晋,并为战国,此民之始苦也。于是强国务攻,弱国修守,合从连衡,驰车毂击,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诉。
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皇帝,一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乡使秦缓刑罚,薄赋敛,省繇役,贵仁义,贱权利,上笃厚,下佞巧,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风,循其故俗,为知巧权利者进,笃厚忠正者退,法严令苛,谄谀者众,日闻其美,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强胡,辟地进境,戍于北河,飞刍挽粟以随其后。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攻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乏绝,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
汉书 · 传 ·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汉书·传·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是东汉文学家班固所著的一篇散文,以历史记载的方式记录了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汉书》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这篇传记尤其以记录西汉末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为特点,通过对几位重要历史人物的叙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的父亲班彪、伯父班嗣都是当时的学者,这为班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土壤。班固自幼便表现出对文学与历史的浓厚兴趣,九岁时便能撰写文章,十六岁时入太学,博览群书,精通儒家经典及历史。这些经历为他后来创作史书奠定了基础。
在《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中,班固详细记述了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等人的生平与事迹。通过他们的故事,班固不仅反映了西汉后期的社会状况,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理念的看法和批评。班固认为,治国应注重政教文质,适时调整政策以应对不同的社会需求,强调“守一而不变”并非理想的治国策略。
班固的这部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首先,它保存了大量的西汉时期的文献资料,为后世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次,班固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助于理解西汉末期的社会矛盾和变革背景。最后,班固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这对于后人认识历史和反思现实具有启发意义。
班固的《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不仅是一篇历史记载性的作品,更是一部富有哲学深度和文化内涵的历史评论文集。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汉代的历史面貌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