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 传 · 谷永杜邺传

谷永字子云,长安人也。父吉,为卫司马,使送郅支单于侍子,为郅支所杀,语在《陈汤传》。永少为长安小史,后博学经书。建昭中,御史大夫繁延寿闻其有茂材,除补属,举为太常丞,数上疏言得失。
建始三年冬,日食、地震同日俱发,诏举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太常阳城侯刘庆忌举永待诏公车。对曰:
陛下秉至圣之纯德,惧天地之戒异,饬身修政,纳问公卿,又下明诏,帅举直言,燕见绎,以求咎愆,使臣等得造明朝,承圣问。臣材朽学浅,不通政事。窃闻明王即位,正五事,建大中,以承天心,则庶征序于下,日月理于上;如人君淫溺后宫,船乐游田,五事失于躬,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征降而六极至。凡灾异之发,各象过失,以类告人。乃十二月朔戊申,日食婺女之分,地震萧墙之内,二者同日俱发,以丁宁陛下,厥咎不远,宜厚求诸身。意岂陛下志在闺门,未恤政事,不慎举错,娄失中与?内宠大盛,女不遵道,嫉妨专上,妨继嗣与?古之王者废五事之中,失夫妇之纪,妻妾得意,谒行于内,势行于外,至覆倾国家,或乱阴阳。昔褒姒用国,宗周以丧;阎妻骄扇,日以不臧。此其效也。经曰:“皇极,皇建其有极。”传曰:“皇之不极,是谓不建,时则有日月乱行。”
陛下践至尊之祚为天下主,奉帝王之职以统群生,方内之治乱,在陛下所执。诚留意于正身,勉强于力行,损燕私之闲以劳天下,放去淫溺之乐,罢归倡优之笑,绝却不享之义,慎节游田之虞,起居有常,循礼而动,躬亲政事,致行无倦,安服若性。经曰:“继自今嗣王,其毋淫于酒,毋逸于游田,惟正之共。”未有身治正而臣下邪者也。
夫妻之际,王事纲纪,安危之机,圣王所致慎也。昔舜饬正二女,以崇至德;楚庄忍绝丹姬,以成伯功;幽王惑于褒姒,周德降亡;鲁桓胁于齐女,社稷以倾。诚修后宫之政,明尊卑之序,贵者不得嫉妨专庞,以绝骄嫚之端,抑褒、阎之乱,贱者咸得秩进,各得厥职,以广继嗣之统,息《白华》之怨,后宫亲属,饶之以财,勿与政事,以远皇父之类,损妻党之权,未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汉书·传·谷永杜邺传》是西汉时期的一部历史文献,由班固编撰。这部作品记载了汉成帝时期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对于研究汉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与背景
  • 作者:《汉书》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作品,全书共一百篇,分为一百二十卷。班固在编纂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史料,对汉代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记述。
  • 成书背景: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不仅记载了汉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也展示了汉代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科技艺术等方方面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 人物传记:《汉书》中的《传》部分,主要是对汉代的一些重要人物进行记述,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这些传记不仅反映了人物本身的光辉形象,也折射出汉代社会的风貌与变迁。
  • 政治事件:《汉书》中还记载了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比如霍光辅政、王莽篡权等,这些事件的记述为后人提供了理解汉代政治运作的重要视角。
  1. 文学价值
  • 语言风格:虽然《汉书》主要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其语言精炼,叙事清晰,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特别是其中的议论文字,体现了班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政治洞察力。
  • 思想内容:通过对汉代历史的记述,班固传达了许多关于治国理政的思考,反映了汉代儒家思想的盛行及其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汉书·传·谷永杜邺传》不仅是了解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史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这部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代的社会状况、文化发展以及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