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绮绣色,春鸟弦歌声。
春风复荡漾,春女亦多情。
爱将莺作友,怜傍锦为屏。
回头语夫婿,莫负艳阳征。
春词
介绍
。
《春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春词
(唐)白居易
春风才起绿江南,万里江山一望间。
独倚危楼无计买,天涯何处不青山?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随着春风吹拂,整个江南大地变得翠绿一片,连绵千里,尽收眼底。
然而,在这种美好的景象中,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淡淡的忧愁与无奈。他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的山川河流,但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购买到那遥远的青山,仿佛在这无边的大地上找不到任何可以寄托自己情感的地方。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无奈与失落的心情
相关推荐
【注释】 绮绣色:色彩绚丽的花朵。 弦歌声:指鸣叫的鸟叫声。 春风复荡漾:风又轻轻地吹拂。 爱将莺作友:把黄莺当作朋友。 怜傍锦为屏:用五彩斑斓的锦布作为屏风。 回头语夫婿:回头对丈夫说话。 莫负艳阳征(shēng):不要辜负明媚的春光,即春光美好,应珍惜时间,及时行乐。 【赏析】 此诗写春天的美景与女子的情态。首句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花鸟画,次句写春风拂面,使人神清气爽;第三句写春天的景色
诗句如下: 春词 山翠湖光似欲流,蜂声鸟思却堪愁。 西施颜色今何在,但看春风百草头。 注释解释: - 山翠湖光似欲流:形容山水景色美丽如画,仿佛湖水波光粼粼,如同流水般涌动。 - 蜂声鸟思却堪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之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忧愁。 - 西施颜色今何在:询问西施的美貌是否还在世间流传,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 - 但看春风百草头:观察春风之下,花草随风摇曳的景象
注释: 春词 红烟满户日照梁,天丝软弱虫飞扬。 菱花霍霍绕帷光,美人对镜着衣裳。 庭中并种相思树,夜夜还栖双凤凰。 译文: 红烟弥漫满屋阳光照进屋梁,天丝柔弱的昆虫在空中飞翔。 菱花闪闪发光环绕着帷帐的光,美人对着镜子打扮起来。 庭中栽种了相思树,夜晚时还有双凤凰栖落其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春词》。诗中的春天景象被描绘得十分生动细腻。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春词:春天的情歌。 良人:丈夫或情人。 朝早:早晨。 半夜起:半夜起床。 樱桃:红色果实,象征爱情。 如珠:像珍珠一样。 露如水:像水一样。 下堂:走出厅堂。 把火:点燃灯火。 送郎回:送丈夫回家。 移枕:移动枕头。 重眠:再次睡觉。 晓窗:拂晓的窗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妻子对丈夫深深的爱意和思念之情的诗。通过描绘早晨起床、半夜起床、送丈夫回、移枕重眠等场景
【注释】 低花树:低垂的花树。映:映照。小妆楼:小巧精致的梳妆楼台。春入眉心:春风拂入女子的眉间。两点愁:指双眉间的愁思。斜倚栏干:在栏杆旁斜靠,表示有所倚赖或依靠。鹦鹉:一种鸟的名称,这里泛指鹦鹉一类的鸟。思量:思念、想念。何事:什么事情。回头:回首,即回头相顾。 【赏析】 此诗是一首闺情词,描写闺中人独处时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闺中人的所见和感受。首句“低花树”点出环境
注释: 日高,阳光明媚。闲步,悠闲地散步。下堂阶,从厅堂的台阶走下来。细草春莎,细软的嫩草。没绣鞋,踩到绣着花纹的鞋子上,指踩到花鞋上,这里指花鞋。折得,折取。玫瑰,一种花卉,此处比喻女子的美貌。一朵,一瓣。凭君,请让我。簪向,插在头上。凤皇钗,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 译文: 太阳高照,我在闲暇中漫步于厅堂的台阶之下,脚下踩到了嫩绿色的草地,甚至踩到绣有花朵的鞋子上。我折下了一枝玫瑰花
诗句释义 1 阶下草犹短:这句描绘了一个景象,即台阶下长着的草还很嫩,尚未完全成熟。这里的“犹短”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短暂。 2. 墙头梨花白:墙头的梨花已经盛开,呈现出洁白如雪的色彩。这里通过“墙头”和“梨花”两个元素,形成了一种静谧而优雅的画面。 3. 织女高楼上:织女是指天上的织布仙女,她们在高楼上进行纺织工作。这里用“高楼”来形容织女的位置,强调了其高贵的地位。 4. 停梭顾行客
注释:北苑的宫女穿着用罗裙做的腰带,在繁华的道路上踩着锦绣般的鞋子。喝醉后睡在芳树下,半被落花埋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女醉酒后醉卧于春草之中的情景,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她的外貌、服饰和神态,以及她所处的环境。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深沉含蓄,富有诗意
注释: 一双玉手十三弦,移柱高低落鬓边。 即问向来弹了曲,羞人不道《想夫怜》。 译文: 一双纤细的手指,轻拨着十三弦乐器。 高高的琴弦被移到低处,低垂在鬓边。 你问我弹奏的是什么曲子? 我害羞地不敢回答,因为那是一曲名为《想夫怜》的曲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女子弹奏乐器的诗作,通过对女子弹奏乐器的情景描写,展现出女子细腻、婉约的性情。 首句“一双玉手十三弦”描绘了女子的手和乐器的形象
注释: 鸾镜长侵夜,鸳衾不识寒。 鸾镜:指梳妆用的铜镜;鸳衾:形容被褥绣着鸳鸯图案的被子。 金市:指繁华的市场;钿车:装饰精美的车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诗人通过描写女子的生活琐事来表达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表现了一位妻子在丈夫不在家时的孤独和无助。 第一句“鸾镜长侵夜,鸳衾不识寒”,描述了女子在家中的夜晚生活。鸾镜和鸳衾都是古代女子使用的用品
翠鼎香深旋作茶,余酲牵梦几还家。 梦中记得春池绿,曾共丁宁下番花。 注释: 翠鼎:指青翠的茶壶。香深:香气浓郁。旋作茶:立刻沏茶。馀酲(chén)牵梦:酒后微醺,仍牵惹着梦境。几:几乎、快要。家:指故乡。 赏析: 此诗为思乡之作。诗人以梦为由,写自己对家乡的无限眷恋。首句写诗人在梦中饮茶,茶香四溢,沁人心脾。第二句写酒后的恍惚感,似乎随时都会从梦中醒来。第三句写梦中的景象,梦见自己在春天的池塘边
【注释】:花、愁、晚寒、倚栏、频、心、雨、春。 译文:花儿不知道春天的忧愁已经飘落尘土,独自在傍晚寒冷中倚着栏杆频频叹息。一丝丝心事随着雨水悄悄落下。难道是春天辜负我,还是我辜负了春天? 赏析: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首句写花儿不知人间的忧愁已化为尘土,只知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第二句则写自己孤独寂寞地在冷风中倚栏长叹,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惆怅的心情。三四两句
```text 春词其一 剪得春词不忍看,雨深怕近碧阑干。 注释:不忍直视春日的妆容,害怕雨水打湿了碧绿的栏杆。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日女子精心化妆的场景,表达了她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可能破坏美丽的因素的警惕。 春词其二 春无些力吹成雪,未必杏花能耐寒。 注释:春天没有足够的力量将雪吹成花瓣,也许杏花也无法抵抗寒冷。 赏析:这句诗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脆弱,暗示了春天的生机虽然美丽
诗句输出 春色渐寒,草色将寒上客衣,柔情只了得花飞 译文输出 春天的景色逐渐寒冷,草地上的颜色已经显得有些冷清,只有那柔弱的花还在飘落。 关键词注释 - 草色:指春天时草地的颜色,通常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 将寒:表示时间已晚,暗示春天即将过去。 - 上客衣: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春天的某个时候,穿着客人的衣服,感受春天的气息。 - 柔情:指柔和的情感,这里特指春天的情感
注释:整个春天都是柳条的风流形象,只因为风流所以愁。客人不来了寒食节将至,碧蘅和红杜花开满芳洲。 赏析:本诗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七言绝句。首句“一春直是柳风流”,诗人用“直”字形容柳条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样子,突出了柳的形象特点;而“只恁风流”则是说柳树只是一味地随风飘荡,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显得有些愁苦。次句“客又不来寒食近”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对客人们的思念之情。接着,“碧蘅红杜满芳洲”一句
注释:春天的景色,阳光催红花瓣,白雪覆盖绿草丛。不要向东郊去,王春在九重天。 赏析:这是一首咏春诗,通过对比和拟人化手法,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首句“日催红𩉾鞢”以日影催促花瓣开放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第二句“雪放绿蒙茸”则运用拟人化手法,将雪花比喻成绿色草丛,生动地描绘了雪后的清新景象。第三句“莫向东郊去”则是诗人对春天的一种期待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希望春天能够持续长久的愿望
注释:云母制成的春冰薄,地毯上的晨气像夕阳一样温暖。仍然保持着夜以继日的关心,对人民加惠惠及。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百姓深切关怀的诗。诗人以云母春冰、氍毹晓气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景色,表达了他对百姓的深切关怀。他希望统治者能够关心民生疾苦,为民造福,使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政治抒情诗
诗句释义: 1. 雪尽牙签暖:雪已经融化,书桌的象牙签被擦得发亮。 2. 芸生竹简香:芸草生长在竹林,竹子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3. 夜分犹乐此:即使在深夜,也喜欢这种乐趣。 4. 定喜日舒长:一定会喜欢阳光明媚的日子。 译文: 春光照耀下,象牙签和竹简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夜深人静时仍沉浸在这份美好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诗中的“雪尽”
【解析】 题干是:春词 精华初结纽,璧水再逢春。杞梓扶疏见,君王自作新。注释:“结”字为名词活用,意为“缔结”,这里指男女结婚;“纽”指古代女子的发饰,这里指夫妻之合;"璧水"比喻夫妻关系,即夫妻恩爱;“杞梓”指良材,这里指贤才;“扶疏”形容枝叶茂盛的样子,这里指贤才得到重用。“自作新”指自己创造美好环境。赏析:诗的首句“精华初结纽”,意思是说夫妻之间最初的结合。“结”字在这里指的是男女结婚
【注释】: 1. 云避南山晓,天回北斗春。 - 南山:指终南山脉,古称南山,这里代指高山。 - 北斗:指斗宿,即北斗星,古代认为与时间有关,这里借指春天的开始。 2. 荣光生八彩,寿色两嶙峋。 - 荣光:指生机勃勃的景象或繁荣的状态。 - 八彩:指天空中出现多种颜色(如彩虹),象征吉祥和美好的预兆。 - 寿色:指长寿的颜色,这里可能是指老年人的健康肤色。 - 两嶙峋
注释:春回大地,君王的恩泽驱散了寒冷的色彩。天笑中似乎也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使得春天回归。柳树先感受到温暖,不曾被羯鼓所催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君王的感激之情,感谢君王的恩泽让春天回归,使得万物复苏。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柳树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歌
【注释】 瑞日:吉祥的太阳。晖晖:灿烂的样子。 冉冉:徐徐,慢慢。 蚕(cán):养蚕用的丝。 翠潋滟(yǎn):波光闪烁的样子。潋滟:水光闪烁的样子。 荇(xìng):一种水生植物,通称荇菜或荇藻。 流:流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春景。首句写日,次句写云,三句写雨后春池之水,末句写水中的荇草。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对仗工整,意境清丽。“瑞日”二句是说春天的阳光明媚,和煦地照耀大地
注释:柏酒是长寿酒,经常用来祝人长寿。椒涂是指涂有花椒的墙壁,用以御寒。静无游乐事,指没有娱乐活动。殊阔濯龙欢,意思是说,皇帝的宫殿宽敞得就像龙一样,皇帝的游乐活动也如同龙一般盛大。 赏析:这首诗以柏酒和椒涂来祝愿寿长,用“静无游乐事”来表示自己不与世俗之人争闲乐之趣。诗的最后两句,通过“殊阔”“濯龙欢”两个关键词,表达了诗人在皇宫中的所见所感
晓光开绣幄, 晴色上金除。 初进春衣窄, 犹应浣濯馀。 - 注释- 1. 晓光开绣幄:晓光即清晨的光芒,绣幄是精美的帐幕,此处描绘的是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精美的帐幕照入屋内的情景。 2. 晴色上金除:晴天的景色映照在金色的屋瓦和台阶上,金除指的是带有金色装饰的台阶或者屋檐,形容晴朗天气下的色彩鲜明。 3. 初进春衣窄:春天刚来,人们换上了更适合季节的衣物,这里的“窄”指的是新衣服合身
春词 庶草将蕃庑,群阴自退消。 迟迟杏梁日,长照紫宸朝。 注释:春天来了,草木茂盛,遮蔽了房檐;阴气消散,阳光明媚,照耀在皇宫的早晨。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和皇宫中的景致。首句描绘了春天来临,草木茂盛,遮蔽了房檐的情景。次句则表达了阴气消散,阳光明媚,照亮了皇宫早晨的情景。最后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皇宫的繁荣昌盛。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
【注释】八风:古代指八个方向的风,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调养:使适宜。九地:九州之地,泛指全中国。发生:生长。共被:共同受到。年丰:丰收。昃心:日薄西山的心。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前二句写自然之景,后二句写人生之感。诗人以自然之景为喻,抒发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注释: 春词:咏春词,指《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首诗歌颂了主人的盛情好客,后用以比喻颂扬君主的德行。 睍睆(xùn hàn):黄鹂叫声婉转悦耳。 罿罻(lì lèi):捕鸟用的竹器,这里比喻君主恩泽广大。 惠及羽毛微:比喻君主的恩泽惠及到百姓身上。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首句写黄鹂出,紫燕飞,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解析】 此为一首咏物诗。首句写室内,点明季节;次句写室外,描绘春景;第三句写风,点明春风的特征;末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的动态与姿态。 “粉壁椒花馥”中的“春词”是诗人所咏之物。“粉壁”,即粉刷在墙上的墙壁。“椒花”,指花椒花,又名“椒树”。《尔雅》说:“椒其实如椒。”晋代陆机《吴歌》说:“桃李夏时花,可染无颜色。”唐代韩偓《寒食》诗云:“一任青苔侵粉壁,他生荆棘长红椒
春词 日养千花气,风和百和香。 君王自仁寿,柏叶更称觞。 注释: 1. 日养千花气:太阳照耀着千种花卉,让它们的香气散发出来。 2. 风和百和香:春风和煦,百草花香扑鼻而来。 3. 君王自仁寿:指国王自己长寿安康。 4. 柏叶:柏树的叶子,这里比喻为柏叶酒。 5. 称觞:举杯祝福之意。 赏析: 这首《春词》,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其中“日养千花气
【注释】:宝历,指唐睿宗李旦。垂,延续。无极,无穷无尽。璿(xuán)玑(jī),北斗七星之一,象征帝王。转未央,指星宿运转不已。绣楹,雕饰华丽的门楹。膏露润,指门楹上的彩画。玉殿,皇宫的美称。紫芝香,指宫中的灵芝草,比喻皇帝圣明。 【赏析】:此为宫词诗。“宝历垂无极”写唐睿宗李旦在位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璇玑转未央”写宫廷生活,皇帝每天处理国家政务,勤政爱民,没有一天懈怠;“绣楹膏露润”
注释:在清澈明亮的光辉外,在葱郁芬芳的佳气中。仰望天空看斗柄,环海受其和风。 赏析:诗人以“清光”起兴,描绘出一幅明净而优美的画面。他以“穆穆”形容“清光”,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用“葱葱”来形容“佳气”,则表达了对大自然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喜爱之情。接着,诗人又通过“云天”和“寰海”两个广阔的背景画面,来衬托出“斗柄”的渺小,以及“和风”的柔和。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注释: 春词:春日之诗玉甃兰封麝,瑶池柳养金。宸章先造化,摛藻自春林。 注释: 玉甃(zhòu)——用白玉砌成的井口; 兰封(封,密封、封锁)——用香草等物包裹; 麝(xi è )——香獐子; 瑶池(yáo chí)——神话中的仙境; 柳养金——春天的柳条被金黄的光华所笼罩; 宸章(chén zhāng)——帝王的文告,即诏书; 先造化——指大自然; 摛藻(chī zǎo)——文采焕发;
【注释】 海:指春天的景色。 日暮:傍晚。 玉船:用玉制成的小舟,泛指游船。 红酽:深红色。 翠娇:形容女子皮肤白嫩、细腻娇美。 暗如烟:形容柳叶的颜色淡而朦胧,像烟雾一样。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春光图,抒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春光若海渺无边”,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春光如海般浩瀚无垠,给人一种无限的感觉
诗句释义与赏析 春词 千红万紫竞繁华,莺燕多依富贵家。 上巳兰亭修禊事,一年春色又杨花。 注释 1. 千红万紫竞繁华:形容春天的花朵非常多,色彩斑斓,争奇斗艳。 2. 莺燕多依富贵家:形容春天的鸟儿和燕子经常停留在富丽堂皇的人家。 3. 上巳兰亭修禊事:上巳节是古代的一个节日,人们在兰亭这个地方举行禊事,也就是一种庆祝活动。 4. 一年春色又杨花:描述的是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杨树的花瓣飘落
【注释】 瘦沈:指人因年老而消瘦。潘:即潘郎,古时称有文采的男子;这里泛指年轻美貌的女子。莫自匆:不要匆忙。花边:指柳树的旁边或周围。莺百千声:形容春光明媚,黄莺啼鸣不断。翠柳中:翠绿的柳树下。 【赏析】 这首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上片写景,以“瘦沈”“潘”点出季节特征,“莺百千声”渲染春意之浓郁;下片写人,由酒后从容引出春日佳人,以“春风”、“翠柳”烘托春光美景。全词以景语作结,意境优美
【注释】 春词:春天的词章。柳困花慵风力轻:柳树因为春风和煦而显得无力,花儿也懒得开放,形容春天的景色柔和、舒适。襌衣裌(fú)过清明:穿着轻便的衣服,度过清明节。“襌衣”是汉魏时的便装。裌,短袄。裌衫,即短上衣。过,经历。清明时节气候宜人,人们常穿轻薄的衣服来享受春天的美景。唤晴唤雨鸠无准:春光明媚的时候,燕子会呼唤晴天;阴雨连绵时,燕子会呼唤着雨水到来。鸠,即布谷鸟。无准:没有一定的准头。
注释如下: 1. 旦上襌衣试绿罗:早上穿上禅衣试穿绿色的罗裙。 2. 情知春暮亦无何:知道春天已经过去,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情了。 3. 风吹一架荼蘼雪:被风吹落的荼蘼花就像雪花一样。 4. 酒恶频将玉蕊挼:酒不好喝,就用手捏弄着茶花(荼蘼)花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季写的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穿着绿色罗裙试穿的场景,以及他对春天逝去和酒质不佳的感慨
春词 晴帘暖幕笑如烘,春事还归缥缈中。 红药一枝寒食过,东风万点海棠空。 注释: 晴帘暖幕:形容春天的景象温暖明媚。 笑如烘:好像在笑一样。 春事还归缥缈中:春天的事情依然像在飘渺的云烟中。 红药:指芍药花,红色的芍药花。 寒食:古代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节,禁火吃冷食,故又名冷食节。 东风:春风。 万点:无数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春词》。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春色将尽,诗情未尽,我姑且举杯邀风慰春。 偶然行走至青苔之上,尚有残英一片红。 注释: 1. 开樽姑为慰东风:姑且开怀畅饮,以此慰藉那东风。 2. 偶然行到青苔上:偶然走到青苔之上。 3. 尚有残英一片红:还有残留的花朵一片鲜红。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诗人对春色的描绘和对春意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感慨。首句"春色将穷诗未穷",既表明了春天即将过去
注释: 春词:春天的诗句。 玉纤:指女子纤细白嫩的手。 揭:拉开。 绣帘开:用刺绣的帘子掀起。 行到花前泪满腮:走到花开的地方,情不自禁地流泪。 正尔:这样。 春心:一心想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情。 无处托:没有地方寄托。 一双胡蝶忽飞来:忽然有两只蝴蝶飞舞而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对春天的热爱和憧憬,以及在春天里产生的伤感情绪的诗。诗中的女子,她的内心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
是处箫声破碧云,翠梅依旧锁闲春。 东风不负庭前柳,只负年年看柳人。 译文: 春日里的乐声在天空中回荡,如同破晓的箫声,打破了碧绿的天空。那些翠绿的梅花依然盛开,静静地守护着春天的宁静。春风轻轻吹过庭院前的柳树,却没有吹走它们那摇曳的姿态。然而,这美妙的自然风光却辜负了每一个年年盼望春天的人们。他们只能站在窗前,眺望远方,期盼着明年的春天能够早日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象
春词 水涨寒沟柳又阴,小窗风度一声禽。若将离绪萦春事,片片飞花是客心。 注释:春天到了,河水上涨,寒沟上的柳树枝也变得阴暗了,小窗下风吹过传来一阵阵鸟鸣声。假如我的心情被离别的思绪缠绕,那这春天里的一切事物都会让我联想到离别。每一片飘落的花瓣,就像我的心一样,在思念着远方的人儿。赏析:这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春词 春天采蘩,咏唱时光的流逝。如今何事咏黍离? 夜晚到子时,早晨分阴阳,年岁从寅上授予人。 野花啼鸟都有各自的意思,流水孤村岸岸移。 且在醉中歌一曲,自怜我及共我儿。 注释: 1. 《诗经·小雅·采薇》中有“采薇采薇,首阳之下”的句子,此处借指春天采蘩。 2. 《诗经·大雅·荡》中有“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等句子,此处借指时光的流逝,表达诗人对岁月流逝、时光无情的感慨。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词》。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和赏析: - 炉烟爇尽冷衣篝: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春天,当炉烟袅袅升起时,人们已经把寒冷的衣服收进了衣橱。这里的“炉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冷衣篝”则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冬天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情景。 - 长乐钟声半入楼: 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傍晚时分,当长乐寺的钟声悠扬传来时,它们的声音似乎还带着几分余音,仿佛刚刚从楼外飘进
注释: 杨柳春风三月三:春天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桃花盛开的时节。 画桥芳草碧纤纤:美丽的桥梁旁边,绿草如茵,景色美丽。 一双燕子归来后:一对燕子飞回巢穴。 十二红楼卷绣帘:十二座红色的楼阁上,卷起了绣着花纹的帘子。 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春天的景象。首句"杨柳春风三月三"描述了杨柳在春风中摇曳,桃花盛开的时节。第二句"画桥芳草碧纤纤"则描绘了美丽的桥梁旁,绿草如茵,景色美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宝刀裁花碎罗縠” - 翻译:就像用一把宝贵的刀裁剪花朵,使得花瓣像被剪碎的罗縠那样破碎。 - 注释:宝刀:珍贵的刀具,象征贵重和精湛;罗縠:一种丝织品,形容其质地轻薄透明。 2. “带腊圆红黄染粟” - 翻译:在寒冷中带着霜冻,使红花变成圆润如黄色,仿佛是染上了粟米色。 - 注释:腊:这里的腊指霜冻;染粟:将颜色染成粟米色。 3. “枝头几日即花开” - 翻译
【注】兰:兰花;罨岸:覆盖岸边。 春天的景色是那样的美。 春日里,兰花在岸边生长,随着春风的吹拂,绿意盎然,香气四溢。 当人们从睡梦中醒来时,看到窗外的景色,不禁感叹春天的美丽。 梨花盛开,留下了夜晚的云彩,仿佛是在为春天作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伫兰无限楚时春”,诗人将春天比作楚地的春天,强调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特点
后主搴香复倚春,潘嫱梳洗最轻盈。 南朝破后无词客,燕子桃花古石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良臣的《春词·后主搴香复倚春》,描绘了南朝灭亡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后主”指陈叔宝,他是南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因荒淫无道而亡国。“潘嫱”则是指南朝时期的美女潘玉儿,她的美貌曾让陈叔宝为之倾倒。然而,当南朝灭亡后,这些曾经的繁华都成为了历史的回忆。 全诗如下:
玉钗香梦水东流,帘怯春寒寄暮钩。 燕子不来花满地,一痕新月又西楼。 注释与赏析: - “玉钗香梦水东流”:形容女子的梦境如同梦中的香气一样,随着水流向东流逝。暗示了女子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伤,以及梦中的甜蜜与现实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 “帘怯春寒寄暮钩”:描述女子在寒冷的春日里感到孤单寂寞,只能依靠窗帘来抵御寒风,寄托着对黄昏时分的期待。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注释:人们竞相迎接新年,我刚刚送别旧年。 雏莺又开始鸣叫,高柳忽然进入了三眠期。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新旧更替的感慨,以及对大自然变化的感受。首句“人竞迎新岁”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第二句“侬方饯旧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旧年的不舍和告别。第三句“雏莺又百啭”,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最后一句“高柳忽三眠”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之美。整首诗语言简练
这首诗的原文是: 春词 蒲芽荇带绕清池,锦缆牵船水拍堤。 好是淡烟疏雨里,远峰青处子规啼。 注释如下: - 蒲芽:指蒲草发芽,泛指春天的景象。 - 荇带:指的是长条形的草本植物,通常在水边生长,如荇菜、荇带等。 - 清池:清澈的水池。 - 锦缆:精美的缆绳。这里可能是指船只上的装饰物。 - 水拍堤:水面拍打着堤岸,形成涟漪。 - 好是:正是。 - 淡烟:淡淡的烟雾。 - 疏雨:稀疏的雨水。 -
注释:午睡醒来点燃晚上的香,麝香缓缓飘进衣裳上。垂柳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才思,所以派飞花进入洞房。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闺中之人醒来,点起晚香,麝炉烟袅袅上升,熏染衣襟。“炷晚香”是点香的意思,“冉冉”即慢慢、缓缓的样子。后两句则以“垂杨无才思”来反衬女子之才情高妙,以飞花“入洞房”来比喻女子之美貌动人。 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位女子在闺房之中的生活画面
【注释】 春词:春天的词句。 曲栏干外柳垂垂:在曲阑之外,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 罗幕风轻燕子飞:用帘帐挡住了微风。 独倚危楼思往事:独自靠着高楼思念往日的往事。 落红撩乱点春衣:飘落的花瓣杂乱地点缀在春衣上。 【赏析】 《春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诗作。此篇描写了一个人在春日里独自登高远望、凭栏遐想的情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曲阑干外柳垂垂”,曲阑干是栏杆曲折的样子
【注释】 豆蔻:未嫁女子。 春事休:春天的景色不再。 三更:深夜。 梦绕云间百尺楼:梦境萦绕在云间的高楼上。 【赏析】 《春词》是一首闺怨诗,写一个少女在春风中怀人不寐的情景。首句“豆蔻梢头春事休”,以“豆蔻”起兴,意谓青春已逝,春光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风飘万点只供愁”,意思是风儿吹落了万点花瓣,这花瓣飘落下来,只能引起人的忧愁。二句承上启下,写主人公对春天美景的感受和心情。三
《春词》 院落帘垂春日长,嫩晴天气牡丹香。 细看玉面天然白,不及姚家宫样黄。 注释: 院落:指庭院。帘:窗帘,也泛指帷幔。垂:垂下。春日:春天的阳光。长:漫长,时间长久。嫩晴:初晴。天气:气候。天气晴朗时,空气清新、温度宜人。牡丹:一种花卉,又称富贵花。香:芳香的气味。 细看:仔细端详。玉面:指肌肤洁白如玉。天然:天生的,天生的本色。白:白色。不及:比不上。姚家:指唐代名门望族姚崇家族。宫样
注释: 1. 春词:春天的诗词或歌曲。 2. 门前杨柳暗沙汀:门前的杨柳已经垂落,沙汀也显得昏暗。 3. 雨湿东风未放晴:雨水淋湿了东风,天空还未放晴。 4. 点点落花春事晚:点点的落花预示着春天的事情已经晚了。 5. 青青芳草暮愁生:青青的草地在黄昏时分让人感到愁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句"门前杨柳暗沙汀"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春日里庭院里的景色。 第一句“春气暄妍御夹纱”,写春天气候暖和,阳光明媚,皇帝身着御衣,在宫殿旁的夹纱窗前欣赏着美丽的春景,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特点。 第二句“玉钗双袅绿云斜”,写宫女们头上戴的玉钗随着头发的飘动而摇曳生姿。这里的“绿云”形容女子的头发浓密如云,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倚栏看遍庭前树”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性生活的小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在家中的生活状态。 1. 绣被春寒掩翠屏: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室内温馨的画面。春天的寒意被厚重的绣被所遮挡,仿佛是一幅精美的屏风,将外面的寒冷与屋内的温暖隔开。这里的“翠屏”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屏风,而“春寒”则传达出季节的气息。 2. 家常只系石榴裙: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女性的穿着和家居生活。石榴裙,象征着女性柔美、鲜艳的形象
春词 春风拂过,花瓣纷飞如红雪,杨柳树荫下百舌鸟啼鸣。东家蝴蝶翩翩西家飞,前年樱桃今岁结。 秋天的午后,孩子们嬉戏后疲惫地坐在秋千上,鬓角沾满了白发。汗水凝聚在翠绿的纱质衣裙上,仿佛沁入了花香。侍女们也明白心中的秘密,银瓶中汲取清泉煮制新茶。 译文: 春风吹落花瓣如红色雪花,杨柳树下百舌鸣叫。东边蝴蝶飞舞西边飞,去年樱桃今年结出果实。 秋千玩耍之后,孩子们的头发白了。汗水凝聚在绿色纱裙上
【注释】 1. 深宫:宫廷,宫中。2. 尽日:整天。3. 别殿:指远离皇帝居处的地方。4. 玉筝:弦乐乐器,形如筝,故称玉筝,也作“玉铮”。5. 白面内官:指太监。唐代皇宫中的太监皆戴白色面具,故称为“白面内官”。6. 隔花:隔在花之间的。7. 打毬(qiú):击球游戏。8. 赏析:这首诗写一位太监在宫廷中的生活。他整日无所事事,只隔着花丛听别人打毬。诗的意境是凄凉的
【注释】 瑶瑟:美玉制的琴。 绿窗:指雕花的窗户。 吠:狗叫。 彩幡:用彩色丝帛做成的装饰物。 绡帐:细绢做的帐子。 好梦:美好的梦境。 莺:黄鹂鸟,也称为黄鸟、金风等。 伤心:悲伤。 奢云:奢侈华丽的云彩。 艳雨:美丽的雨露。 远逐:远行追随。 杨花:柳树的花。 楚江:古地名,这里泛指江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和春情的诗。首联写室内景色,“瑶瑟”句以乐景衬哀景,“月明”句以静景衬动景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最是诗中堪画处,幽禽飞上海棠花”一句中,“最是”一词表明了作者对“诗中堪画处”的极度赞美之情。“幽禽”指幽深、静寂的鸟儿,这里用来象征诗人。“飞上”一词则表达了作者对“诗中堪画处”的高度赞扬之情,认为它是值得称颂的。 所以答案是: 浓春如酒醉韶华,无限风光属内家。 最是诗中堪画处
【译文】 满院都是春风,绿苔满地生长。水边沙上的花香,暖风中鸟儿飞来。 阵阵春雨细如牛毛,催开百花次第开放。芍药蔷薇依次盛开。 【注释】 春词:春季的景致。 廉纤:形容春雨细小、连绵不断的样子。 催花雨:指春雨,也用来比喻春天的风雨,能催开花草。 次第:顺序。 【赏析】 是一首写春日景色的七绝诗。此诗首句点出春天的“长绿苔”,二句写出了春天的“香”和“暖”,三句写春雨,四句写花。全诗语言优美
【注释】: 海棠枝上鹊声乾——海棠枝头有喜鹊的叫声。 罗幕重重护晓寒——厚厚的帷幔层层重叠,保护着清晨的寒意。 初日半林珠露重——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树林之中,珠子般的露水变得沉重。 脆红无数压阑干——无数的嫩红色花朵在栏杆上堆叠。 译文: 海棠树枝上有喜鹊的叫声, 厚厚的帷幔层层重叠,保护着清晨的寒意。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树林之中,珠子般的露水变得沉重。 无数的嫩红色花朵在栏杆上堆叠。
小院春深丽日迟, 小院的春天已经很深了,阳光也迟迟不出现。 暖风吹动万年枝。 温暖的春风吹动着万年树的枝条。 千红万紫雕阑外, 无数的红花和紫花在栏杆外面盛开。 坐看蜂衙报午时。 我坐着看着工蜂们忙碌地报知正午时分的到来。 赏析: 《春词》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院春深的景象,通过对春日、万年树、红花紫花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首句“小院春深丽日迟”
春词 买断春光不费钱,谁云春不到寒毡。 瓦盘菜甲屠苏酒,权与东皇借一年。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 解释:无需花钱就能拥有春天的美景。 - 解析:这里通过“买断”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对春天无成本的占有,暗示春天的美丽不需金钱就能享受,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 注释:春词,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绝句。 第二句: - 解释:谁说春天不会到达寒冷之地? - 解析:这句诗通过反问
春词 春牛馆外鼓咚咚,番诞村前路几弓。 阵阵彩幡桥上过,巷南巷北走儿童。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儿童在村庄中游玩的情景。 赏析:诗的开头“春牛馆外鼓咚咚”,以春牛馆外的鼓声为引子,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接着“番诞村前路几弓”,描述了村庄前的小路弯曲曲折,仿佛弓的形状一样。然后“阵阵彩幡桥上过”,描绘了孩子们在桥上玩耍,手持彩幡的场景。最后“巷南巷北走儿童”
【注释】 十里:一市。官衢:市街。五画亭:指唐代诗人杜牧《秋夕》中有句“五色新酥堆小盘”,五色即五彩。 牙前队队呈新戏:指各地艺人在市集上表演歌舞。牙,牙板,乐器名。牙前,指艺人表演的舞台。 先把花名进乐伶:指把各种戏曲、曲艺节目的名称预先排定,先给演员们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里城市繁荣景象的诗,描绘了京城繁华热闹的景象。全诗四句,每句都写出了一幅精美的图画。 首句“十里官衢五画亭”
淮东儿女十四三,掘菜条桑学养蚕。春气熏人浓似酒,不曾饮去也须酣。 注释:淮东的儿女们大约都是十四、五岁,他们学习种菜和养蚕。春天的气息浓郁得就像美酒一样,虽然还没有喝,但也让人感到陶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淮东地区人民在春天里忙碌的场景,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诗中的“掘菜条桑”指的是农民们学习种植蔬菜和桑树,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
【注释】 春词:春天的词。 蚕齐忙著采桑行:蚕儿一齐忙着采桑叶。著,同“著”,从事,做。 隐隐春雷作磨声:隐约间听到春雷的声音像磨房中的声音。 枝叶拣残归未得:挑选着树枝叶子,但还没有得到。 恼人风雨不时生:让人烦恼的是风雨时常来临时。 【赏析】 此诗写农事活动。首联写蚕儿们忙于采桑,而春雷阵阵,仿佛是蚕儿在用声音催促人们快点采桑。颔联写选好了桑叶却还没有收获,这既写出了蚕儿们辛勤劳作的情景
注释:春天的词句 乳莺啼声急促,柳树枝条低垂。 江边的雨后晴空万里,草叶齐刷刷地生长着。 九十天春色无酒可伴,花落如梦到棠梨。 赏析:这首诗以春景为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之情。诗的前两句通过对乳莺、柳枝等春天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春日景象。而后两句则通过“九十日春无酒伴,落花如梦到棠梨”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节无法与朋友共饮美酒
注释:春天的景色,女子梳着高高的云鬓,化着艳丽的新妆,白玉屏风打开,阳光照射着人的脸庞。不要因为桃花盛开而感叹春光易逝,牡丹亭上还有余下的春天等待着你。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个女子的美丽形象,她有着高耸的发髻和崭新的妆容,穿着华美的衣裳。她站在白玉屏风前,阳光洒在她身上,显得格外美丽动人。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这种美丽的外表所迷惑,而是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春天的短暂而感到遗憾。最后
注释: - 城乌何意夜深啼,红杏梢头片月低:城边的乌鸦为什么在深夜里发出鸣叫,红色的杏花枝头,月亮已经低垂。 - 香冷熏笼人不寐,春风吹过玉栏西:香气寒冷的熏香炉使人们无法入睡,春天的微风轻拂着玉石栏杆向西飘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景象的诗。诗人以城乌的夜啼声和红杏枝头的月色作为背景,通过描写熏香炉中香气的寒冷以及春风拂过玉栏杆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江城五更雨,催得杏花开。 - “江城”指临江的城市或地区;“五更雨”通常指夜晚的五个时辰中的某个时刻开始的雨,可能暗示春雨来得特别早;“催”表示促使、推动之意,意味着春雨如同有意志一样,催促着万物生长。“杏花开”指的是春天里杏树开花,是春天的一个标志。整句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春雨催花的景象。 2. 小立茅檐下,一双新燕来。 - “小立”描述人站立的样子
小窗闲坐月朦胧,望断天涯思不穷。 黄蝶乱飞花影里,却疑春在杏花中。 诗句注释 1. 小窗闲坐月朦胧:描述一位女子在小窗旁静坐,月光朦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2. 望断天涯思不穷:表达主人公因思念远方之人而心绪绵延不断。 3. 黄蝶乱飞花影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使得花朵的影子也变得凌乱无序。 4. 却疑春在杏花中:虽然春色已深,但仍怀疑春天似乎藏在盛开的杏花之中。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从诗歌的景物描写、用词造句等方面入手,抓住关键字词分析,如“梦回”“明月”“香冷”“微风”“翠绫”等意象都蕴含了诗人的情感,然后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来分析。 春词:春日词章。 梦回:一作“春归”。梦,一作“晓”。 明月隐银屏:月亮隐藏在屏风上。明月,一作“玉钩”。 香冷微风动翠绫:香气冷清
碧云斜幂垂杨堤,野红乱落山鸟啼。 注释:碧云(形容天空):形容天空的颜色是深绿色的。幂:覆盖、遮覆。斜幂:倾斜的覆盖。 垂杨堤:杨柳树的堤岸。 野红:野花。 乱落:杂乱地落下。 山鸟啼:山里的鸟儿在啼叫。 东风暖香熨罗带,纲户春愁压玉笄。 注释:春风:春天的风。暖香:温暖的香气。熨罗带:把罗带熨平。纲:用丝织成的绳索,用来固定发髻。 纲户:束发用的簪子。这里指束发用的簪子。春愁:春天的忧愁。
诗句: 西楼残月子规情,几树梨花照水横。 注释: 西楼:指古代建筑中面向西方的楼阁,此处代指女子居所。子规(杜鹃鸟):常在夜间鸣叫,古人认为其啼声悲切。几树梨花:形容梨花洁白如雪,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照水横:形容花影倒映在水面上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闺中女子愁绪的七绝。前两句写景,用“西楼残月”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子规啼”则增添了一丝哀婉之感。后两句通过“斜倚栏杆”
《春词》是一首唐代著名的诗词作品,由诗人刘禹锡所作,与白居易的《春词》风格相似。这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愁绪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东风吹落花:“东风吹”指的是春风的力量,它吹动着花瓣从树上飘落。“落花”则形象地描述了花瓣随风飞舞的情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2. 落花逐风去
春词 杨柳大道青,春风吹晓莺。 摇漾无尽色,宛转不堪情。 酒市玉骢系,画桥油碧行。 青楼有少妇,默坐倚银筝。 译文: 杨柳大道青翠欲滴,春风拂面唤醒了早出的黄莺。 柳枝摇曳着无尽的色彩,鸟儿的啼鸣声婉转动人,情感难以言表。 在酒市上,一匹玉色的骏马被拴系在那里,仿佛在等待什么。 画桥下流淌的水波映照着青石路面,行人如织,熙熙攘攘。 青楼中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性,静静地坐着,手托着银色的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