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高出子城湾。卷幔见南山。堆有叠翠排天际,似蛾眉、巧绾云鬟。风月四时长占,星辰午夜宜攀。
蓬莱仙阙有无间。望处隔尘寰。何当养就升天翼,恣翱翔、飞去飞还。纵目真穷寥廓,置身如履孱颜。
《风入松·题来青楼》的原文如下:
画楼高出子城湾。卷幔见南山。堆有叠翠排天际,似蛾眉、巧绾云鬟。风月四时长占,星辰午夜宜攀。
蓬莱仙阙有无间。望处隔尘寰。何当养就升天翼,恣翱翔、飞去飞还。纵目真穷寥廓,置身如履孱颜。
注释与赏析如下:
画楼高出子城湾。卷幔见南山
这几句描述了一座高耸的画楼,通过卷起帷幕,就能看到远处的南山。画楼的建造者可能是为了欣赏美景,也可能是因为需要观察周边环境。这里的“卷幔”可能是指收起帘子或屏风,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外界。南山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代表自然之美,诗人通过这座画楼,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堆有叠翠排天际,似蛾眉、巧绾云鬟
这两句诗描绘了画楼上堆积的绿色植被和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美人的眉毛和秀发一样美丽动人。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峦比作美人的眉毛和秀发,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风月四时长占,星辰午夜宜攀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无论是风吹过还是月光洒落,都为诗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而星辰在夜晚闪烁,更是为诗人提供了观赏星空的机会。这些自然景象成为了诗人心中永恒的记忆,也成为了他创作灵感的源泉。
蓬莱仙阙有无间。望处隔尘寰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期待。蓬莱仙阙是传说中的仙境之一,位于东海之上。诗人站在画楼之上,遥望远方的蓬莱仙阙,仿佛能够穿越到那个美丽的世界。然而,现实的距离却让这个愿望显得遥不可及,只能在梦中追寻。
何当养就升天翼,恣翱翔、飞去飞还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飞翔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能够获得一双翅膀,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解放,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和解脱。在这里,“升天翼”可能代表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束缚的愿望,而“恣翱翔”则展现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纵目真穷寥廓,置身如履孱颜
这两句诗总结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体验。他放眼望去,看到了真正的广阔天地;而当他身处其中时,却感到如此渺小无助。这种对比和反差更加突出了自然之美的魅力和震撼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风入松·题来青楼》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通过对画楼、山林、星辰等元素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