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闲胜贵,身闲胜富。已往而今始悟。来言精力未宜闲,此俗子、便宜推去。
秋风鸡黍,春山杖屦。尽是幽人乐处。尽教须鬓雪飘萧,总不疑、衔杯琢句。

【注释】

1.鹊桥仙:词牌名。

2.贵:尊贵,富有。

3.闲:指清闲。

4.俗子:普通人,庸俗的人。

5.推去:推脱,摆脱。

6.杖屦(jiàn yǔ):拐杖和鞋子。拄杖行走。

7.幽人:隐居在深山之中的人。

8.须鬓(xiu bìn):头发和鬓发,即鬓边的头发。

9.衔杯琢句:嘴里衔着酒杯,手拿笔琢磨诗句。

【赏析】

本篇写隐逸之趣,以议论开其端,然后描写秋日、鸡黍、春山杖屦等物象,抒发自己对名利富贵的淡薄之情。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清雅,颇有陶潜《归园田居》之遗韵。

“心闲胜贵”,此语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其中“性本爱丘山”一句,为本文所本。“身闲胜富”,则出自陶诗《归园田居》其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里,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合在一起,是说心灵上的自由比物质上的富有更可贵。

“来言精力未宜闲,此俗子、便宜推去。”此言有道之人应放下世俗的名利欲望。这里“来言”指他人所说,也即作者自己的感慨之言。“俗子”是指那些追求名利而不顾天性的人。“便宜”,指应该做的事情。“推去”,就是推脱。

“秋风鸡黍”,典出《论语·季氏》:“鸡鸣而食,不待朝食。”《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蜨(mò)蜨啄粟,虫矢朝飞。”这里借秋天的鸡黍,比喻隐者的生活情趣。“春山杖屦”,典出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春山多暗雨,春浪急奔滩。”“杖屦”,指拄杖和鞋。“春山”指春天里的山野。这句的意思是说,像诗人这样喜欢山林的人,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山野中杖屦而行。这两句用典意在说明隐居生活的清雅恬静,以及诗人自己对此的喜爱之情。

“尽是幽人乐处”,意思是说隐居生活是真正的快乐所在,这是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尽教须鬓雪飘萧,总不疑、衔杯琢句。”这两句是说尽管年华老去,但是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追求从未改变过。即使白发苍苍,仍然能够吟咏诗篇,创作出优美的文章。这里的“须鬓”指的是头发和鬓边的白发。“衔杯”“琢句”则是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专注。

整首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丽高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