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路无泥,柳风如水,嫩凉偏入吟鞍。广思楼上,雨后看西山。回首炎氛千丈,便长啸、跳出尘寰。青天外,斜阳淡淡,倦鸟正飞还。
郊原秋色里,望穷霄壤,倚遍阑干。问神仙何处,独占高寒。楼下悠悠洹水,为底事、不暂休闲。吾衰矣,休将旧手,遮日上长安。
【注释】
满庭芳 · 偕察士安马明初登荀和叔广思楼
沙路无泥,柳风如水,嫩凉偏入吟鞍。广思楼上,雨后看西山。回首炎氛千丈,便长啸、跳出尘寰。青天外,斜阳淡淡,倦鸟正飞还。
郊原秋色里,望穷霄壤,倚遍阑干。问神仙何处,独占高寒。楼下悠悠洹水,为底事、不暂休闲。吾衰矣,休将旧手,遮日上长安。
【赏析】
《满庭芳·偕察士安马明初登荀和叔广思楼》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九月,时作者与安石同游颍州西城,登上荀和叔广思楼,登高远眺,有感而发。全词以登楼观景为主,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及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沙路无泥,柳风如水,嫩凉偏入吟鞍。”这几句写登楼所见景色。“沙路”句承“偕”来,说与友人同游。“柳风如水”句写秋风拂面之凉意。“嫩凉偏入吟鞍”句写诗人骑驴而行,感到秋凉已深,不禁感叹时光易逝。
“广思楼上,雨后看西山。”上片结尾处,词人由登高远眺转向登楼观景。“广思楼”即颍州西门楼上,因楼名“广思”。词人登上这座楼,只见雨过之后,西边的天空渐渐放晴,远处的山峦在斜照的阳光下,显得分外秀丽。
“回首炎氛千丈,便长啸、跳出尘寰。”“回头”两句写词人看到眼前景色,心中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仰头长啸。“跳出尘寰”一句,表明词人已经超然物外,不再关心俗世的纷扰。
“青天外,斜阳淡淡,倦鸟正飞还。”“斜阳”,这里指夕阳。“倦鸟”,即疲倦了的鸟儿。“飞还”二字,既写出夕阳西坠,也暗示词人内心的落寞和无奈。
“郊原秋色里,望穷霄壤,倚遍阑干。”“郊原”两句,写词人在广思楼上极目远眺。“郊原”即郊野原野,指颍州的郊外。“倚遍阑干”意思是说词人倚着栏杆久久不愿离开。
“问神仙何处,独占高寒。”这两句写词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思考神仙居所何方。“为底事、不暂休闲?吾衰矣,休将旧手,遮日上长安。”这几句写词人思考为何要放弃享受,追求长生不老。“为底事”一句,表示词人的困惑和不解。“吾衰矣”一句,表现了词人的衰老之状。“休将旧手”一句,表示词人不想再做无用功,而是要放下手中的笔杆,去追求更高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