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隔年期。刘伶老似痴。动教人、负锸相随。惊得青蚨飞去了,无酒饮,却攒眉。
春暖典春衣。还堪醉似泥。趁清明、雨后游嬉。杨柳池塘桃杏坞,春水漫,夕阳迟。
南楼令
生死隔年期,刘伶老似痴。动教人、负锸相随。惊得青蚨飞去了,无酒饮,却攒眉。
春暖典春衣,还堪醉似泥。趁清明、雨后游嬉。杨柳池塘桃杏坞,春水漫,夕阳迟。
【注释】
- 南楼令:词牌名,又名“糖多令”“南楼令”或“箜篌曲”。
- 刘伶:晋朝文人,以醉酒为常事,被后人传颂。
- 痴:指醉态。
- 负锸:背锄头,形容劳作。
- 青蚨:古代货币,此处借指金钱。
- 攒眉:皱眉,表示忧愁。
- 春衣:春天的衣物,代表生机和活力。
- 泥:指沉醉的状态,如泥土般不省人事。
- 桃花坞:地名,位于江南,与柳絮飞舞的景象相关联。
- 夕阳迟:夕阳西下,景色渐缓,寓意时间流逝。
【赏析】
这首《南楼令》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切感慨。
开篇“生死隔年期。刘伶老似痴。”借用历史人物刘伶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在重阳节时的心情——既感伤岁月的无情,又感叹生命的短暂。刘伶因嗜酒而出名,他的“醉”在这里被赋予了超越年龄限制的含义,反映出词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一种无奈感受。
“动教人、负锸相随。”进一步描绘了节日里人们忙碌的场景,尤其是那些辛勤劳作的人们,如同背上农具的普通人一样,体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实,也是词人自我境遇的隐喻。
“惊得青蚨飞去了,无酒饮,却攒眉。”这里用“青蚨飞去”比喻财富的流失,同时“无酒饮”反映了节庆氛围中的孤独感。最后的“却攒眉”则是词人内心忧虑和愁苦的真实写照,眉头紧锁,透露出内心的苦闷和无助。
结尾处,“春暖典春衣。还堪醉似泥。趁清明、雨后游嬉。杨柳池塘桃杏坞,春水漫,夕阳迟。”则转入对自然景色的描述,以及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这里的“春水漫”和“夕阳迟”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词人心灵上的一种慰藉。他试图通过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观来缓解心中的忧愁和寂寞。
这首《南楼令》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于生命和爱情的独特理解。通过对重阳节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词人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以及在人生旅途中对美好记忆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