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雪里送君时。
马迟迟。
思依依。
及至金陵,还却值君归。
独抱此情谁与语,空三复,草堂诗。
年来霜鬓欲成丝。
惜睽离。
喜追随。
四海而今,浑有几相知。
上到庐山高绝处,曾为我,一支颐。
寄庐副使处道
雪中送君情依依,金陵归途遇知音
去年雪里送君时。马迟迟。思依依。及至金陵,还却值君归。
独抱此情谁与语,空三复,草堂诗。
霜鬓欲成丝。惜睽离。喜追随。四海而今,浑有几相知。
上到庐山高绝处,曾为我,一支颐。
注释:
- 雪里:在雪中。
- 马迟迟:形容马匹行走缓慢的样子。
- 依依:思念之情浓厚。
- 及至:到达,指回到金陵后遇见庐副使处道。
- 空三复:白白地反复吟唱、诵读。
- 草堂诗:指杜甫的《春望》,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创作的一首诗。
- 霜鬓欲成丝:形容人的头发因年岁增长而变白,像丝线一样脆弱易断。
- 睽离:分离,离别。
- 上到庐山高绝处:登上庐山的最高峰。
- 一枝颐:用手支颐,表示沉思、深思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张之翰写给庐副使处道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去年雪里送君时”,描绘了一幅冬日送别的情景,雪中的送别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不舍和惆怅。“马迟迟”,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情感的沉重。
第二句“及至金陵,还却值君归”,表达了诗人对庐副使处道的期待和重逢的喜悦。然而,正当诗人满怀期待地等待庐副使归来的时候,庐副使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他对庐副使深深的思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孤独的感受:“独抱此情谁与语,空三复,草堂诗。”诗人独自承受这份相思之情,无人可以倾诉,只能一遍遍吟诵杜甫的《春望》。这种孤独和无助让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两句“年来霜鬓欲成丝,惜睽离。喜追随。”则转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相聚的期望。诗人感叹岁月如梭,自己的发丝已渐渐变白,但依然期盼着与庐副使再次相聚的时光。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叹息,也有对未来重逢的无限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时间和心境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友谊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让人深思: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时光,把握机会表达我们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