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盘荐巧,珠帘堆莹,半卷生绡光致。嫦娥妒眼便西沈,又早倩、羲和催辔。
多情瑞鹊,填桥度我,何不晓来回避。但教三万六千年,也不弱、人间百岁。
《鹊桥仙·七夕》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词。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时期。此词以七夕为主题,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逐句释义:
冰盘荐巧:意为用冰盘献上精巧的礼物或手艺。这里的“巧”指的是七夕的巧艺活动。
珠帘堆莹:形容珠帘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珠帘通常在节日里用于装饰,增添节日气氛。
半卷生绡光致:指半卷的生绡布帘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生绡是一种轻薄的丝织物,常用来制作窗帷、屏风等。
嫦娥妒:指嫦娥因嫉妒而感到不快。此处嫦娥可能是指月宫中的嫦娥,她因无法与牛郎相会而心生嫉妒。
西沈:意指嫦娥因嫉妒而心情忧郁地向西沉落。这是对嫦娥情绪的描述,暗示了她的不快乐。
早倩羲和催辔: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代指时间之神。催辔意味着催促马快跑。
多情瑞鹊:指充满情感的喜鹊。瑞鹊常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填桥度我:指喜鹊搭成桥梁帮助牛郎织女相会。
何不晓来回避:表示为什么不在天亮之前就离开此地。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七夕习俗的不满或无奈。
但教三万六千年:意思是只要能够延续三千六百万年(三万年乘以六千岁)。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表达对永恒不变爱情的向往。
也不弱人间百岁:表示人间的爱情虽然短暂,但并不弱于天上的千年之约。
通过对《鹊桥仙·七夕》逐句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同时,通过对关键词的注释,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