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斜阳低半树,虽好难留住。树里有鸣蝉,似诉中情,哽咽风前语。
碧云不见蓬莱路,青鸟今何处。莫更倚阑干,愁上心头,无计推他去。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意在赞美梧桐树,通过梧桐树的遭遇来抒发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感受和不平之气。上阕写梧桐虽好难留住,下阕写梧桐无人问津,空自哀鸣。最后以梧桐作结,意在言外。

“醉花阴”是词牌名,此首即以《醉花阴》为调名。这首词起笔突兀,落笔有力,一气呵成,意境开阔。“斜阳低半树”,写斜阳已至西坠时分,楼外梧桐树枝斜挂,阳光只照到一半,余者则被遮得无影无踪,这种景象与“斜阳”二字相吻合。这一句写景中暗含着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了词人此时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树里有鸣蝉”,写梧桐树上有蝉鸣叫,这里用一个“里”字,将鸣蝉与梧桐树紧紧联系在一起,既写出了梧桐树的茂密,又表现出梧桐树的孤独。这一句中,“鸣蝉”一词,是全词中的关键词。“似诉中情,哽咽风前语”,写蝉声如同在诉说着什么,声音哽咽,在风中飘荡。这里运用拟人手法,使蝉的鸣叫仿佛有了生命,仿佛它正在向外界倾诉衷肠一样。“哽咽”二字,既写出了蝉鸣声凄楚、悲切之感,又写出了蝉声的悠长回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碧云不见蓬莱路,青鸟今何处”两句,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描写梧桐树的处境。“碧云不见蓬莱路”一句,写远望天空,只见蓝天白云,却不见通往蓬莱仙境的路,这一句既是对前句的承接,又是对下句的铺垫,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了词人的孤寂与无奈。“青鸟今何处”,这句也是对前句的呼应,青鸟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此处用来比喻梧桐,暗指梧桐树的寂寞。

“莫更倚阑干,愁上心头,无计推去”三句,由前两句引出,进一步描写梧桐树的处境。“莫更倚阑干”,这句的意思是不要再次凭栏而立,不要再让愁苦缠身。这里的“倚阑干”是说,自己已经多次凭栏凝望,但依然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这一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突出了梧桐树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两句,“无计推去”,进一步强调了梧桐树的孤独。这一句中,“推去”一词,是全词中的关键词。

【赏析】

本词借写梧桐树抒发人生感慨。开头三句写梧桐虽好却难留住;四、五句说梧桐无人问津,空自哀鸣;六、七句则设想梧桐无枝可依;最后两句则设想梧桐无人欣赏。全词意境开阔,结构紧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