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过雨,有许多蛙黾,为谁彊聒。
乍寂还喧如聚讼,覼缕宫商争发。
呕哑蛮歌,兜离鞮唱,颊齿相敲龁。
可人幽梦,惊回天水空阔。
最好白石清泉,被渠翻倒,作蹄涔丘垤。
蚯蚓蝼蛄无智识,相趁草根嘈囋。
坐井持颐,当车怒目,几欲吞明月。
子阳安在,至今莫辨优劣。

【注释】

过雨:经过下雨。

有许多蛙黾:有许许多多的青蛙和蟾蜍。

为谁强聒:为谁苦苦地劝说。

乍:突然。

覼缕:指杂乱。

宫商:古代音乐的五音,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现象。

呕哑蛮歌,兜离鞮唱:形容歌声嘈杂。

可人幽梦:令人陶醉的美景。

惊回天水空阔:使天空和水面显得空旷而遥远。

最好白石清泉,被渠翻倒,作蹄涔丘垤:最好是清澈见底的山泉水,被青蛙们搅得波涛翻滚。

蚯蚓蝼蛄无智识,相趁草根嘈囋:蚯蚓和蝼蛄没有知识,争相钻到草根中发出喧闹声。

坐井持颐:坐在井里的人只能抬头望天,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

当车怒目,几欲吞明月:像驾车一样瞪大眼睛,想要吞掉明亮的月亮。

子阳安在:屈原的名字是“屈平”,他在哪里?

至今莫辨优劣:到现在也不知道屈原和宋玉谁更优秀。

【赏析】

这首《念奴娇》咏的是蛙,但词意并非纯然写蛙,而是借写蛙以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

上片写池塘之蛙。开篇即言“池塘过雨”,点明时间与地点,接下四句写池畔蛙鸣。开头两句“有许多蛙黾,为谁強聒”,意思是说:“有很多蛙类聚集在一起呱呱大叫。”这两句看似平常,其实包含着作者的愤慨之情。这些小动物们聚在一起,似乎在争论不休,吵闹得很凶很烦,简直让人感到厌恶。“覼缕宫商争发”三句写它们吵个不停,声音杂乱无章,就像一场没有秩序的官司。接着,用拟声的手法,把蛙们的叫声比作“蛮歌”、“兜离鞮唱”、“嚼呷”和“喓喕”,更加突出其吵闹之声。“呕哑”二句,又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它们比作“蛮歌”。而“吐沫”则是比喻它们的叫声,用“喓喕”来表达这种声音的特征。“吐沫”与“嚼呷”都是拟声词,用以摹写它们“相趁”时发出的声响。“可人幽梦,惊回天水空阔”两句,既写出了蛙鸣声对作者的影响,也写出了自己因受蛙鸣声干扰而不能入眠的情景。最后一句“最好白石清泉,被渠翻倒,作蹄涔丘垤”则进一步描写了蛙鸣声如何扰动人的心绪,使人无法入睡。

下片写池塘之蛙的习性。前两句写它们喜欢在水边打滚,好像有意要掀起水花来,让水流得更加湍急。接下来几句写它们追逐蚯蚓和蝼蛄,好像它们在相互比赛。这里又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蛙们追逐蚯蚓和蝼蛄的行为写得惟妙惟肖。“坐井持颐,当车怒目”,意思是说:坐在井里的那些蛙类只能仰头望天,却不懂得欣赏外面世界的美妙;它们瞪着大眼,怒气冲天,仿佛要吞噬天上的月亮。这两句是对那些只知道满足于自己狭小天地的蛙类的讽刺,也是对自己处境的自喻。“子阳安在”,是问屈原到底到哪里去了?这是作者对楚怀王的质问。屈原曾劝谏楚怀王不要听信谗言,导致国政荒废,自己被放逐。因此作者在这里用问话的形式表达了对楚怀王的责问之意。最后一句“至今莫辨优劣”,意思是说到现在还不知道屈原和宋玉谁更优秀,这既是对他们二人才华的比较,也是对自己的无奈感叹。

这首词通过写青蛙们扰人清梦,以及作者对屈原遭贬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愤懑情绪。全词语言生动活泼,想象奇特新颖,构思巧妙,富有情趣,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