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拂青霞软簇茵,坏宫荒寺一时新。
谢家诗句王孙赋,不解迎春是送春。
注释:芳草在青霞的映衬下,显得软绵绵、绿茸茸;荒废的宫殿和寺庙也焕然一新。谢家诗句和王孙赋都是写春天的景色,但是诗人却认为他们不懂得如何迎接春天,反而像是送走了春天一般。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春草和古宫寺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远拂青霞软簇茵,坏宫荒寺一时新。
谢家诗句王孙赋,不解迎春是送春。
注释:芳草在青霞的映衬下,显得软绵绵、绿茸茸;荒废的宫殿和寺庙也焕然一新。谢家诗句和王孙赋都是写春天的景色,但是诗人却认为他们不懂得如何迎接春天,反而像是送走了春天一般。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春草和古宫寺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解析: 蓟门秋色得消字 赏析: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慨和情感。“秋色望中消”一句,诗人通过“秋色”这一主题,描绘出秋天的萧瑟气息和季节更迭带来的视觉变化。而“黄微伴碧寥”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息,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与深绿交织的景致之中。 译文: 蓟门秋色得消字 秋色望中消,黄微伴碧寥。阵边窥万骑,猎处落双雕。云白初翻海,虹销半掩桥。已今添客恨,仍值雨休朝。 注释:
《蓟州观市集》赏析 《蓟州观市集》,一首出自明代诗人唐之淳之手的五言律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日市集的繁华景象。 “九陌动秋烟,千区列土廛。”首联开篇即点明了地点——蓟州的市集,秋天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店铺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这里的“千区”指的是市场区域众多,而“列土廛”则形容人们纷纷前来,各占一席之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繁忙,也暗示了市场的广阔与丰富。
舟中生日 客里逢生日,舟中况苦寒。 家人具汤饼,童子献蔬盘。 风送归心切,天长望眼宽。 唯馀亲友念,此日转无端。 译文: 在异乡度过生日,船上的天气格外寒冷。家人准备汤饼,童子献上蔬菜盘子。风吹着归家的心切,时间过得很慢。只能想念亲友,这一天变得无足轻重。 注释: 1. 客里逢生日:在异乡过过生日。客,指旅居他乡的人。逢,遇到,碰上。生日,即生日。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在外地度过了自己的生日。
注释: 玉殿承恩日,秋风出塞时。 玉殿:宫殿的美称。承恩:受皇帝的恩宠。秋风吹起边疆,意味着战争即将来临。 山川开道路,书剑逐旌麾。 山峦起伏,道路纵横交错;挥舞着手中的剑和文才,追随军队前进。 文雅时贤惜,聪明圣主知。 珍惜有才华的人和时事,聪明圣明的君主明白其中的道理。 鹡鸰原上望,莫遣马行迟。 鹡鸰(jílíng)原:指边地,即今天甘肃、宁夏一带。马:指战马,也比喻将士。莫:不要。派遣: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和对应的译文: 奉和松轩公子敬受鞍马鹰鹘之赐 注释:奉和,即臣下给皇帝或上级的诗歌,表示尊敬并附和其意见;松轩,指诗人住所或官邸;公子,指诗人的朋友或同僚;敬受,表示恭敬地接受;鞍马鹰鹘,指马鞍、马匹和鹰与鹘等战备用品;赐,指赐予、给予。 译文:我恭敬地接受了公子赠送的鞍子、马匹和鹰鹘等战备用品。 沙塞得风霜,王庭被宠光。 注释:沙塞,指沙漠边陲之地
注释 - 送松轩公子之大宁:这是一首送别诗,松轩公子是作者的朋友。 - 四牡去骎骎:四牡(四匹马),指的是送行的马匹,骎骎意为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 来鸿送别音:来鸿,指归巢的鸿雁,送别的意思是鸿雁在远处传来的叫声。 - 塞云低晚色:塞,这里可能指的是边疆或边关,云,天空中飘散的云彩,低表示很低,晚色,指傍晚时分的天空颜色。 - 关日下秋云:关,关口或边界的意思,日,太阳,秋云,秋天的云彩。
【注释】 1. 蟠山:指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2. 君出关:袁公子离开家乡去省亲,作者送别他回大宁。 3. 别愁多夜月:离别时看到月光,更添愁绪。 4. 诗思减秋山:秋天的山上景色萧条,诗人的诗意也随之减少。 5. 野净风烟断:野外的景色清新,风烟也断了。 6. 天清士马闲:天空晴朗,士兵们和马匹都得到了休息。 7. 庭闱开幕府:袁公子的大营门已经打开,表示袁公子已到任。 8.
【注释】 1. 汪季子:指汪元量。汪元量在南宋灭亡后,曾隐居家乡,自号水云,所以后人称他为“水云先生”,或称其为“水云先生”。2. 煮雪堂:即“煮雪轩”的别称。3. 松垆:指炉火。4. 竹烟:指煮茶时冒出的热气。5. 法自陶家:指烹茶之法出自陶隐居(陆羽)。6. 经从陆羽传:指烹茶之法经过陆羽传授。7. 寒夜渴:冬天夜晚口渴。8. 谋借剡溪船:打算到江边剡溪去借船。9. 剡溪:古水名
诗句原文: 待船两河口,沽酒夹沟边。 羁旅身如病,淹留日似年。 层冰因雪急,破浪得风偏。 京国三千里,蟾蜍两度圆。 注释解释: - 待船两河口:在两个河流汇合的地方等待船只的到来。 - 沽酒夹沟边:在夹在两条河流之间的岸边购买酒水。 - 羁旅身如病:形容旅途中身体不适,像生病一样。 - 淹留日似年:长时间停留,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像一年一样长。 - 层冰因雪急:指天气寒冷,积雪使得河面结了厚冰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一年长客旅”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每年都会作为游客在旅途中度过,强调了其常年在外的游子身份。 2. “卸马复登船” - “卸马”意味着卸下马匹,准备再次乘坐船只,表明诗人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旅行或旅程中的休息。 3. “碣石山东面,黄河水北边”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中国北方的自然景观。“碣石山”是位于河北昌黎县的一座著名山峰,“黄河水北边”则是描述黄河流向
【注释】 芳草渡:指作者的住处,也代指作者本人。旅窗:旅人之窗,即旅居他乡的人的住所。俚:粗俗,不雅。拈:取用、选取。美成:北宋词人周邦彦。韵:诗词的押韵部分。旅人无俚:旅居他乡之人。再拈:又选取。美成韵:周邦彦的词。寄怀:寄托怀念的意思。闺人:女子。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词作,上片写旅途思妇对征人的思念;下片写征人对远方妻子的思念。全词以“旅人”为题,表达了作者羁旅行役之中
【诗句释义】: 1. 芳草渡,古漪园。芳草渡是北京的一个地名,古漪园则是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南部。 2. 极望里,认蠹壁尘空,画屏烟绕。极望里指的是站在高处远望,看到了废弃的宫殿,墙壁上积满了灰尘,画屏被烟雾环绕。 3. 看玉阑低亚,相思雁柱声杳。玉阑指的是古代宫殿上的栏杆,低亚则形容其显得有些凄凉,相思雁柱声杳指的是思念之情难以表达。 4. 霜下枫自好。霜降时枫叶更加美丽。 5.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 芳草 数良辰、又逢春晚,茸茸嫩碧初齐。 前年南浦别,去年南浦别,怕重提。 今年南浦上,惹离情、锦字慵题。 杨柳外、山羊暧卧,骏马骄嘶。 萋萋。 谁家闲姊妹,衬莲步、绿软红低。 桃花人面好,杏花云髻重,踏遍长堤。 俊游应记取,占芳踪、十里香泥。 归来梦、谢家池畔,宋玉墙西。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的夜晚,独自在芳草渡上的一段经历。 首先看第一句“芳草渡 偶见”,芳草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而“偶见”则表示这是一次偶然的相遇。这里的“芳草渡”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河流或者湖泊,而“偶见”则表示这是一次偶然的相遇。 接下来的一句“朱靺鞨,翠箜篌”,描述了女子所见到的乐器。“朱靺鞨”指的是红色的弦乐器,而“翠箜篌”则是一种绿色的弦乐器。这两种乐器都是古代的宫廷音乐
这首诗以吴地为背景,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下面是逐句翻译与注释: 芳草渡:在芳草覆盖的地方渡过河流。叔由:指一位名叫叔由的人。西风有怀归之曲:秋风中有一首思念故乡的歌曲。吴波容与:吴地的水波缓缓流动。明月依人:明月伴随着人。感遇成歌:因感慨而创作的歌曲。以当秋饯:用来送别秋日。倚醉遍:喝醉后四处游荡。又梦趁吴篷:再次梦见乘船过吴地的篷船。断魂重见:形容梦中的景象非常凄美
【注释】 1.芳草渡:在今江苏常熟市。 2.欹笠晚:斜倚斗笠。欹,倾斜。 3.挂鞭迟:把马鞭子挂在树枝上。 4.风韵:风采,风度。 5.吴儿:即吴歌女。 6.牛背:指骑着牛背的牧童。 7.两三枝:形容笛声悠扬,如春柳初生。 8.牡丹:这里指盛开的芍药花。 9.画:比喻诗人的诗句。 10.寻诗:寻找诗歌,即欣赏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田园风光的小诗。首句写烟景,次句写雨丝,三
诗句翻译: 我回到故乡,心中充满了感慨。曾经的家园让我感到疲惫,傍晚的天空没有伴侣。突然寻找到曾经的痕迹,却再次被风雨所摧。 旅途的艰辛令人难以忍受。园中的黄莺能够诉说我的心情。感谢你,在深夜潮水涌起时送我离开。 回顾过去。我在岭上眺望远方,看见绿色的草和清明节祭祀的路。虽然只是虚拟,但支茅旁的坟墓,烟雾凝结在窗户里。松树楸树都被我抚摸,乱糟糟地撩起我的思绪
【诗句】 春潮落,晚山低。高楼外,几船归。迢迢渔唱出斜晖。 沙岸白,烟草绿,暝禽飞。 杨花乱。愁鬓短。天际乡云目断。芳事尽,客心非。今宵梦,明日路,大江西。 【译文】 春天的潮水落下,夕阳下的山峦显得更加低矮。在城楼上眺望,可以远远看到几只渔船正在归来。远处传来渔民悠长的歌声,在夕阳的余晖中飘荡。 沙滩上的白沙,和岸边的碧绿的烟草形成鲜明对比,黄昏时分,鸟儿在天空中飞翔。 杨树的花瓣纷飞乱舞
注释: 漠漠平芜一望齐,画楼东去粉墙西。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一片辽阔的平原上,草色如茵,绿意盎然。远处的画楼向东延伸,近处的粉墙向西倾斜。 落红三月飞如雨,软衬香尘送马蹄。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三月的落花纷纷扬扬,如同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那飘零的花瓣,如同柔软的地毯,轻轻铺设在马蹄下,为旅途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对平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名为《芳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问西风,玉阶芳草,门前便是天涯。骊歌听唱彻,漫持残酒,泪满金杯。 - “问西风”表示作者询问西风为何吹动芳草,暗示着对离别的不舍。 - “玉阶芳草”形容台阶旁长满了芬芳的青草,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 “门前便是天涯”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意味着分别后可能永远无法相见。 - “骊歌听唱彻”指的是送别的场景
《黄河夜渡》是一首描绘作者在黄河夜渡时所见景色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注释: 1. 下马垂鞭更整衣,晚风吹面不多时。 - 释义:诗人骑马来到河边准备渡过黄河,他下马后,把马鞭放在地上,整理好衣服后才开始渡河。这时,晚风拂过他的脸庞,给他带来凉爽的感觉。 - 注释:这里的“垂鞭”指的是将马鞭放下,“下马垂鞭”是指停下来的动作。“整衣”表示收拾衣物,准备过河
邮亭残花 注释: 1. 红紫无多嫩绿肥: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红紫指的是鲜艳的花朵,嫩绿指的是生机勃勃的草地。 2. 五更啼鸟怨春归:五更是指深夜时分,鸟儿在这时开始鸣叫,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哀怨之情。 3. 都缘来往人攀折:描述了人们因为好奇或者欣赏而去攀折这些美丽的花,使得花朵失去了原有的生机。 4. 不为风摇雨打稀:表示这些花儿虽然被攀折,但是却不会被风吹动或者被雨打落
注释:美丽的花儿和美酒都值得夸赞,酒面上的花儿和花朵上的酒面一样美丽。 昨晚喝酒太多花儿嘲笑我,如今病了酒又嘲笑我看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饮酒赏花的诗。诗人通过对花不饮这一行为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健康的重视和对疾病的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注释: 淮上渔者——在淮河之滨的打鱼人。 八尺长竿一具罾,前船相唤后船应——八尺长的竹杆一个网兜,前面和后面的船只相互应答着。 得鱼换米兼沽酒,更取鱼油作夜灯——捉到鱼就用来换米和酒,还把鱼油用来点夜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钓竿篇》。诗中的“八尺长竿一具罾”,描绘了渔者用一根八尺长的竹竿,上面挂着一个网兜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渔民捕鱼的场景。接下来四句“前船相唤后船应”
【译文】 春花盛开,争奇斗艳。她妆成之后,凌波微步,妒月生香,娇艳欲滴。多情的人莫上高楼眺望,因为金谷佳人怕断肠。 【注释】 叹花:借咏春花以抒怀。 一簇春心:形容女子的容貌娇美。 凌波:指美人步履轻盈,在水上行走如履平地。 暗生香:形容花香袭人。 多情:指对美好事物有喜爱之情。 朱楼:指华丽的楼宇。 金谷:地名。在洛阳西北。 佳人:美女。 恐断肠:担心自己因思念而悲伤。 赏析: 这是首闺怨诗
二月望日 这是一首七绝,写诗人在异乡的感怀。前二句描绘了一幅春雨纷飞、燕舞花丛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身处他乡却心系故乡的复杂情感。全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译文: 二月十五日(农历) 蝴蝶扑打着花上飘落的雨珠,燕子争先恐后地抢食着泥土里的虫子。昼夜之间,时间仿佛停止了流动,钟表的指针也变得模糊不清。 我的心在故乡,身体却漂泊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