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寺已久,入门篱菊开。
山容带红叶,鸟迹遍苍苔。
卧掩维摩室,吟登般若台。
惭非陶靖节,谁送一樽来。

诗句原文

不到寺已久,入门篱菊开。

山容带红叶,鸟迹遍苍苔。

卧掩维摩室,吟登般若台。

惭非陶靖节,谁送一樽来。

注释解释:

  • 不到寺已久:指诗人已经离开了寺庙很长时间了。
  • 入门篱菊开:当诗人走进家门时,看到篱笆边的菊花已经盛开了。
  • 山容带红叶:形容山上覆盖着红叶的景象,给人以美丽和壮观的感觉。
  • 鸟迹遍苍苔:描述了鸟儿在青苔上留下足迹的情景,增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卧掩维摩室:诗人选择卧着的方式进入维摩室,可能表示内心的平静或思考。
  • 吟登般若台:在般若台上吟诵诗歌,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领悟和追求。
  • 惭非陶靖节:自谦不是陶渊明那样的人,因为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而诗人则可能是在官场中工作。
  • 谁送一樽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希望得到朋友的款待和陪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场景,通过对旧地重游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展现了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同时,通过对陶渊明的提及,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