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节。
石头城上深更月。
深更月。
眼前荆棘,当时宫阙。
梦回桃叶灯明灭。
谱传玉树声消歇。
声消歇。
满街惟有,胡笳悲切。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秦娥曲”“秋蕊香”。双调,五十五字,平韵。
石城:指南京石头城,古称金陵,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门。
深更月:深夜的月光。
玉树:指汉武帝时李延年所作的《佳人》,为汉成帝时赵飞燕歌妓赵飞燕舞曲。后用来形容歌舞伎或女子。
声消歇:歌声消逝。
胡笳悲切:胡笳是一种古代乐器。悲切是悲伤凄切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故都金陵怀古之作。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通过回忆往事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无限眷恋和感伤。全词以“月”起兴,借咏史抒怀,情景交融,意境苍凉。
开头一句“清秋节”,点明时节。“石头城上”,即南京城北的古城堡,为三国吴所筑,故址犹存。“深更月”,深夜的月色。这两句写夜半月明,空寂无人。“荆棘”、“宫阙”,都是昔年繁华的遗迹。
第二句“眼前荆棘,当时宫阙”,由景生情,触景生感。眼前荒芜的古城,正是当年繁华宫殿的遗址。这种对比,使人不禁想起当年国运衰颓、人民遭殃的历史,而感到无限感慨。
第三句“梦回桃叶灯明灭”,从回忆转入梦境。相传晋王献之爱妾桃叶常乘着画船游于秦淮河上,与歌妓苏小冶相会。王献之有诗曰:“桃叶复桃花,杨柳复柳条。受辱记前事,恩情记后腰。”这里暗用其事。这句写梦中重游故地,见灯影摇曳,似有美人舞影,又似有歌伎奏乐,但不知美人是谁,也不知谁在歌唱。这几句描写梦境,渲染了气氛,也为下面的回忆作了铺垫。
下片承上启下,从梦境转到对往事的回忆。“谱传玉树声消歇”,玉树,指汉成帝时赵飞燕歌妓赵飞燕舞曲。这几句写昔日歌舞伎的歌声已经消失殆尽。“声消歇”三字,既概括了歌舞技艺的失传,也暗示了历史的兴亡。
最后两句写听到胡笳的哀音,引起无限感慨。“满街惟有,胡笳悲切”,这是化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被匈奴拘留时,闻其国中吹笛之声感动流泪的故事。胡笳,即胡笳竹。胡笳哀切的声音,触动了作者内心的伤痛。
全词以“月”起兴,以“梦”作结,情景交融,意境苍凉,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情怀念和无限伤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