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半红楼。漫卷湘帘不上钩。故说日长针线懒,羞羞。偷把鸳鸯绣枕头。
约伴踏青游。飞絮流莺倍惹愁。归去小姑春未谙,啾啾。冷语幽窗笑不休。

南乡子·闺情

【注释】①柳色半红楼:柳树枝叶青翠,映照着红墙,所以称“红楼”。②漫卷湘帘不上钩:指懒洋洋地卷起湘帘不去看外面的世界。③故说日长针线懒:意思是说,因为天长日久,所以连缝纫的针线也懒得动。④羞羞:害羞的样子。⑤偷把鸳鸯绣枕头:偷偷地把绣有鸳鸯图案的枕头拿来垫在头下。⑥约伴踏青游:约了朋友去郊外踏青游玩。⑦飞絮流莺倍惹愁:飞絮和流莺,都是春天的景色,但是飞絮飘散,流莺乱啼,使人更添忧愁。⑧归去小姑春未谙:回到娘家,小姑还不知道春天到了。⑨啾啾:鸟叫的声音。⑩冷语幽窗笑不休:窗外传来的阵阵笑声,使室内显得更加寂静冷清。

【译文】

半红的柳树掩映着楼房。懒洋洋地卷起湘帘不去看外面世界。因此说,天长日久,连做针线活儿的兴致都没有了;只好偷偷地把绣有鸳鸯图案的枕头拿来垫在头下。

约了朋友去郊外踏青游玩,飞絮流莺更增添我的忧愁。回到家里,小姑还不知道春天已经到了;窗外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赏析:

《南乡子》是词牌名,又名《忆秦娥》、《南歌子》、《小庭花》、《满庭芳》、《江城梅花引》。双调,五十二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这首词写闺中少妇思夫之情。词人以女子口吻抒写闺情,全篇纯用白描,没有一句直述相思之苦,却处处透出思妇对丈夫的思念。

第一句“柳色半红楼”,描写闺中少女所见之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第二句“漫卷湘帘不上钩”,表现她慵懒、闲适的生活情趣。第三、四两句承前意进一步渲染她的闲逸心情。“故说”二句,由“懒”而及“羞羞”,“羞羞”即害羞,这里指对丈夫的依恋和怀念。“偷把”二句,写女主人公将绣好的鸳鸯枕悄悄取出来放在头下。这既表现了她对丈夫深深的怀念,又暗示了她的独守空闺的寂寞生活。“约伴”二句,写她约了好友去踏青游玩,希望借此排遣心中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两句,写她回家后发现小姑不知道春天已经来到了,不禁心生欢喜,却又因窗外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而陷入沉思。全词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自然,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那种细腻、含蓄、深沉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