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香人去金猊冷。翠掩屏山影。合欢一夜满庭开。蝴蝶不知人恨却飞来。
片时枕上春勾引。已是消魂尽。梦回留得几多魂。又被子归催去二三分。

虞美人 · 春恨

夕香人去金猊冷,翠掩屏山影。合欢一夜满庭开,蝴蝶不知人恨却飞来。

片时枕上春勾引,已是消魂尽。梦回留得几多魂,又被子归催去二三分。

注释

  • 夕香人去:形容人离去,留下空寂与冷清的氛围。
  • 金猊冷:指金制的兽形香炉中的香已燃尽,象征主人已经离开。
  • 翠掩屏山影:以绿色装饰物遮挡屏风的山形轮廓,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意境。
  • 合欢一夜满庭开:暗示着虽然主人离去,但家中仍充满了欢乐与和谐的氛围。
  • 蝴蝶不知人恨却飞来:使用蝴蝶飞舞的形象,表达对主人离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 片时枕上春勾引:指短暂的时间在枕头上被春天的美景所吸引,引发深深的思念。
  • 已是消魂尽:形容因思念而身心俱疲,情感达到了极致。
  • 梦回留得几多魂:通过梦境回到过去,希望留住更多的记忆与情感。
  • 又被子归催去二三分:比喻时间不等人,又被迫接受离别的现实。

翻译

在这寂静的夜晚,随着香气的消散,只剩下了冰冷的金猊(一种古代铜制香炉)在燃烧。屏风上的山形轮廓被翠绿的植物所掩盖,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深邃的画面。尽管主人已经离开,但家中似乎仍然弥漫着欢声笑语,因为合欢夜的花灯照亮了整个庭院,仿佛为这空荡的房间带来了一抹温馨的色彩。然而,当一只蝴蝶不经意地飞过,它似乎并未察觉到人们心中累积的遗憾与哀愁,反而欢快地在花间穿梭。这种反差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哀美,让人不禁回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

在短暂的梦中,我试图抓住那些逝去的记忆与情感,希望能够将它们永远保存。然而,当梦醒来时,却发现一切都只是徒劳。那些留在心底的痕迹,如同梦境中的魂魄,逐渐散去,只留下了深深的悲伤和无尽的思念。我知道,无论我如何努力,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也无法改变即将到来的分别。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个事实,让自己再次被现实所迫,不得不面对分离的痛苦。

赏析

《虞美人·春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于无法挽回的时光的哀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如“合欢一夜满庭开”和“蝴蝶不知人恨却飞来”,这些形象的对比和转折,不仅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合欢一夜满庭开”这句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欢乐的场景,即便主人不在,家宅仍旧洋溢着和谐的气氛。这种对比强调了主人离去后的空虚和寂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尽留恋。此外,“蝴蝶不知人恨却飞来”巧妙地用蝴蝶的轻盈自由与人的悲情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哀愁,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诗中还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哲思。例如,“片时枕上春勾引”反映了诗人在短暂时间内的美好回忆,而“已是消魂尽”则表达了因思念过度而产生的身心疲惫。这些诗句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而富有画面感。诗人运用了大量的修饰性语言和象征性元素,如“翠掩屏山影”、“蝴蝶不知人恨却飞来”,使得整个场景既生动又具有深远的意味。此外,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如“合欢一夜满庭开”与“已是消魂尽”的鲜明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虞美人·春恨》不仅是一首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经典词作,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美学价值的杰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这首词成功地融合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