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困眠孤馆。薄衾冷、漏签时断。湿羽投林鸟已倦。敛秋心,白云岩,黄槲岘。
瑟瑟湘波远。动吟思、楚歌声怨。浊酒深杯且自劝。渺关河,意难忘,君试忖。

【诗句注释】

疏雨困眠孤馆。薄衾冷、漏签时断。湿羽投林鸟已倦。敛秋心,白云岩,黄槲岘

疏雨:指小雨。困:困顿。

薄 衾:单薄的被子。

冷 漏签时断:漏壶中的水因为寒冷而凝结,滴答声停止,表示夜深了。

湿羽投林鸟已倦:飞鸟因湿气重而不愿飞翔,栖息在树上休息。

敛秋心:收敛秋天的心情。

白云岩: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西南。

黄槲岘: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西北。

瑟瑟湘波远:指湘江波涛汹涌,声音凄凉。

动吟思:引起诗人的思念之情。

楚歌声怨:楚地的歌曲,常常带有哀怨之情。

浊酒深杯且自劝:喝下一杯浊酒,暂且自娱自乐吧。

渺关河:形容关河水势浩大,无法测量。

意难忘:心中难以忘怀。

君试忖:你试着想一想吧。

【译文】

细雨绵绵,使我辗转难眠,卧在孤馆中。薄薄的被子被寒气浸透,夜里漏壶滴水声断续不停。疲惫得连鸟儿都不想振翅高飞了,只好收起秋天的心情,栖息在白云岩旁,或是黄槲岘上。

那湘江的波涛汹涌澎湃,声如悲鸣,触动了我内心的忧伤和思念。喝下一杯浊酒,我独自对着酒杯微笑,任凭思绪飘散到遥远的地方。关河之水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难以测量。心中的思绪难以忘怀,让我试着去体会吧。

【赏析】

《夜游宫·疏雨困眠孤馆》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该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在雨夜中独居的情景,通过描绘环境与心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下是该诗的逐句解读及赏析:

“疏雨困眠孤馆”,开篇即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状态。疏雨绵绵,使人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躺在孤寂的旅馆中。这一句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薄衾冷、漏签时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孤寂感。薄薄一层被子被寒气浸透,夜晚的漏壶水滴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孤独难耐的感觉。

“湿羽投林鸟已倦”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鸟儿比作自己,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疲惫和无奈。鸟儿因湿气重不愿飞翔,只能栖息在树上休息。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使读者更加同情主人公的处境。

“敛秋心,白云岩,黄槲岘”几句,描绘了主人公身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感受。他收敛起秋天的心情,寄情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白云岩”与“黄槲岘”均为地名,分别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西南和襄阳市西北,象征着主人公所处的地域环境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瑟瑟湘波远”一句,通过“瑟瑟”二字,传达出湘江波涛汹涌、声音凄凉的景象。这不仅烘托出环境的恶劣,也增添了诗句的意境之美。同时,这一景象也触动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念之情。

“动吟思,楚歌声怨”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他因楚地的歌曲而引发深深的思念之情,这些歌曲常常带有哀怨之意,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主人公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他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浊酒深杯且自劝”一句,则透露出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乐观。他喝下一杯浊酒,自我安慰、自我激励,暂时忘却烦恼。这种态度既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调适,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最后两句,诗人以“渺关河,意难忘”结束全词,再次强调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关河之水浩渺无垠,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和时间的流转。而这种思念之情却是难以忘怀的,它时刻萦绕在心头,成为诗人挥之不去的痛苦和牵挂。

该词通过对自然环境、人物心理以及历史背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