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囗白下,叹何人、不识白家兄弟。长者贤良方就辟,仲学孝廉相继。有母年高,北堂娱养,萱树长芬斐。及时捧檄,如君孝弟能几。
幸遇八十华辰,称觞远近,各具登堂礼。曾读前朝党锢传,二白齐名杜李。滂母贤哉,从容告诫,籍籍盈人耳。风流无恙,百年今且伊始。

这首诗是苏轼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作,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首句“白下”,指的是作者的籍贯,即今江苏南京。“叹何人、不识白家兄弟”,感叹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认识自己家族的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族的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感。

第二句“长者贤良方就辟”,赞美了家中的长者(可能是指作者的父亲或其他长辈),他们贤良正直,受到了人们的推崇和赞誉。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荣耀和声望。

第三句“仲学孝廉相继”,提到了家族中的年轻成员(可能是指作者的弟弟或其他亲戚),他们在孝顺和廉洁方面表现出色,成为了楷模。这一句也展现了家族的优良传统和教育成果。

第四句“有母年高萱树长芬菲”,赞扬了母亲(可能是指作者的母亲)的高寿和长寿的智慧。这里的“萱树”指的是一种植物,象征着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庇护,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句“及时捧檄,如君孝弟能几”,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继承父辈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廉洁奉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这一句也体现了作者对家族后人的关心和期待。

第六句“幸遇八十华辰,称觞远近,各具登堂礼”,表达了对八十华诞这一特殊时刻的感慨和庆祝。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人们纷纷前来庆贺,表示尊敬和祝福。这一句也展现了家族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第七句“曾读前朝党锢传,二白齐名杜李”,提到了历史上的典故,以东汉时期著名的清流党人为例,指出苏家兄弟与他们齐名,都是清廉正直的人物。这一句既体现了家族的荣耀,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族传统的自豪和自信。

第八句“滂母贤哉,从容告诫,籍籍盈人耳”,再次强调了母亲(可能是指作者的母亲)的贤良和智慧。她能够从容不迫地教导儿子,让儿子受益匪浅。这一句也展现了母亲在家庭教育和品德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九句“风流无恙,百年今且伊始”,表达了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美好祝愿。希望家族的文化和传统能够继续传承下去,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这一句也体现了作者对家族未来的期许和信心。

整首诗通过描绘家族的辉煌历史和美好传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和家族荣誉的自豪感。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注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