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却珊钩,忽掩映珠栊,浑似凝翠。叠叠湘筠,恍惚墨花涂地。瞬息绘上东墙,只怪那、阳乌西坠。唤小鬟、添助炉香,莫在栏边痴睡。
画堂如许春光腻。更堪怜、重重遮避。风檐好把晶灯耀,何用管弦歌吹。呢喃宿燕归梁,增得幽人诗思。看绣屏书几,缥缈云波烟穗。

【注释】

玲珑四犯 : 一种曲牌名。

次蔚峰宗兄原韵 : 次韵,跟韵。蔚峰宗兄,指作者好友蔚峰宗兄。

卸却珊钩 : 卸下珠帘。珊钩,指珠帘。

忽掩映珠栊 : 忽然遮掩映照出珠帘。栊,窗户或门。

浑似凝翠 : 如同凝聚着翠色。凝翠,形容翠绿的颜色。

叠叠湘筠 : 层层叠叠的湘竹片,湘筠即湘竹。

莫在栏边痴睡 : 不要在栏杆边发呆睡觉。

画堂 : 雕花的厅堂。

春光腻 : 春天的景色娇媚。

呢喃宿燕归梁 : 燕子轻声叫着归来。

诗思 : 诗的意境,诗情。

绣屏书几 : 绣有图案的屏风,摆放有书籍的小几。

缥缈云波烟穗 : 形容如烟似雾的云气和飘渺的烟雾。

【赏析】

此词咏春景。上片写春景之美,下片写人对春景的感受,全词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玲珑四犯帘影”,起笔即写春景。玲珑二字写出了帘子精美而雅致的特点,也暗含着女子的清丽脱俗。

“次蔚峰宗兄原韵”一句表明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和韵诗。次,跟随的意思。蔚峰宗兄,是作者的朋友。

“卸却珊钩,忽掩映珠栊。”这两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当女子放下珠帘时,突然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美景。这里的“忽掩映”描绘了珠帘被放下后的情景,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珠栊则是用珠宝装饰的门窗,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环境。

“叠叠湘筠,恍若墨花涂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湘竹的美丽。湘筠指的是生长在湖南一带的竹子,这种竹子质地坚硬,颜色淡雅,常被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和工艺品。这里的“叠叠”表示数量多且排列紧密。

“瞬息绘上东墙,只怪那、阳乌西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东墙,是指房间的一面墙向东。在这里,太阳从东边落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唤小鬟、添助炉香,莫在栏边痴睡。”这几句描述了女子为增添房间的温馨氛围而忙碌的身影。小鬟,是指年轻的女子。这里的“添助炉香”意味着点燃香料来驱除房间中的寒气,使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宜人。

“画堂如许春光腻。更堪怜、重重遮避。”“画堂”指的是精美的居室,这里用来比喻女子所处的环境。春光腻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给人带来的愉悦感。这里的“遮避”意味着遮挡和避免外界的干扰。

“风檐好把晶灯耀,何用管弦歌吹。”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风檐指的是风中的屋檐,这里用来比喻宁静的环境。晶灯则是一种光亮透亮的灯具,这里的使用强调了环境的明亮与洁净。

“呢喃宿燕归梁,增得幽人诗思。”这两句描绘了燕子归来的景象及其对诗人的影响。呢喃是形容燕子发出的声音轻柔而和谐,归梁则是指燕子回到了栖息的地方——屋梁上。在这里,燕子成为了春天的象征和使者。

“看绣屏书几,缥缈云波烟穗。”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房间内的物品和景象。绣屏和书几都是精美的装饰品,它们的存在增加了房间的雅致和艺术氛围。云波烟穗则形容这些物品仿佛漂浮在云海之上,显得非常轻盈而优雅。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又宁静的画面。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和人物情感的抒发,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