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陌飞丝,长波皱曲,市帘江柳争青。中酒年光,买春犹是旗亭。彩幡长记花生日,甚绿窗、儿女心情。尽安排、画桁吴缣,钿阁秦筝。
白头未要相料理,要哀吟狂醉,消遣馀生。无主东风,博劳怨不成声。朦胧几簇东阑雪,算今年、又看清明。怕相逢、社燕归来,还诉飘零。

【解析】

  1. “花朝渝楼同蒿叟作”:在花朝这天,和蒿叟在渝州楼上饮酒。渝楼,即“渝州楼”,在今重庆市北碚区,因地处长江之滨而得此名。
  2. 译文:长街上飞来细丝,江边波涛荡起皱纹;市中帘幕飘动,江上柳树竞相争绿。买酒消愁,还是那个旗亭。彩幡长记花生日,那时绿窗、儿女心情。如今已安排好画桁吴缣,钿阁秦筝。
  3. 赏析:首句写景起兴。“短陌”、“长波”点出时间是花朝,地点在渝州。两句写出了春光明媚,市容繁华。“中酒”一句,化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游》中语:“中酒思家谁共饮?”说明作者此时的心情。“旗亭”,晋代富豪石崇的豪奢生活的象征,这里泛指酒肆。
  4. 第二联“彩幡长记花生日,甚绿窗、儿女心情。”写自己对往事的回忆,与蒿叟一起度过的花朝,有彩幡迎春、插柳习俗,还有那青翠的窗户里传来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心情。
  5. 第三联“尽安排、画桁吴缣,钿阁秦筝。”写自己在渝州楼上的生活,用“画桁吴缣”形容自己的书画,用“钿阁秦筝”形容自己的弹奏音乐,表现出作者高雅的艺术情趣。
  6. 第四联“白头未要相料理,要哀吟狂醉,消遣馀生。”“白头”,这里指白发苍苍的年老体衰。“料理”,这里是处理的意思。“哀吟狂醉”,指饮酒赋诗,借以排遣忧愁。末两句说,不必去理这些白发,只要我痛痛快快地饮酒赋诗,消磨我这残余的岁月吧!
  7. 第五联“无主东风,博劳怨不成声。”“东阑雪”指东边临河的栏杆上的雪。“还诉飘零”意思是说:东阑的雪又像去年一样下着,今年的清明又到了,可我又该到哪里去呢?
    【答案】
    (1)花朝那天,和蒿叟在渝州楼上饮酒。“花朝”,即农历二月十五日,古时称上巳节,人们于此日游春赏景。“渝州”,地名,今属重庆。此处应作动词,意为“在花朝这天”。
    (2)长街上飞来细丝,江边波涛荡起皱纹;市中帘幕飘动,江上柳树竞相争绿。“细丝”指柳条垂挂下来如丝缕,故称“飞丝”。“皱纹”指江水涨潮后水面形成的涟漪或皱纹。“长波”指江中的波涛。“江柳”指江边的杨柳。“竞”字表现柳色之美。
    (3)买酒消愁,还是那个旗亭。“买酒”是指沽酒解馋,消弭心中的烦闷。“旗亭”指古代酒店,为官宦富商聚集之地。“旗亭”是唐代大都市长安城内最繁华的地方。“旗亭”也作妓馆的别称。
    (4)彩幡长记花生日,那时绿窗、儿女心情。“彩幡”指彩旗飘扬,多用于节日庆祝活动。“生日”指生日。“绿窗”指女子所居的闺房。“儿女”指男女儿童。这两句的意思是:彩幡长记那花开的日子,那时我家窗前,有绿竹掩映的窗子,有儿女们欢乐嬉戏的身影。
    (5)如今已安排好画桁吴缣,钿阁秦筝。“桁”指横木,这里指画架。“画桁吴缣”指绘有山水花鸟的画卷。“钿阁秦筝”指镶嵌金玉的装饰华丽精美的筝。这两句的意思是:如今我已安排好画架上的山水画,镶嵌金玉的筝上奏起了秦地乐曲。
    (6)白头未要相料理,要哀吟狂醉,消遣馀生。“白头”指头发变白,这里指衰老。“料理”指处理,这里指安排。“哀吟狂醉”指喝酒吟诗狂歌。“消遣”指消磨时光,排遣烦恼。这两句的意思是:老了还不该好好安排一下吗?我要痛痛快快地喝几杯,吟诗弹琴,把余生打发过去!
    (7)无主东风,博劳怨不成声。(“无主”句)“无主”指无情。“东风”指春风。“博劳”指杜鹃鸟叫声。“怨不成声”指悲伤到极点。这两句的意思是:无情的东风啊!你吹落了我的花朵,让我悲痛欲绝,哭都哭不出来了!
    (8)朦胧几簇东阑雪,算今年、又看清明。(“朦胧”“东阑”句)“朦胧”是迷蒙模糊的意思。“东阑雪”指东墙下的雪景。“算今年”指估计今年的这个节气。“清明”指二十四节气之一,即清明节。《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桐始华,田蚕萌,筑囹圄,举火。行冬祭,祀司命、中霤、雨师、雷公。”
    赏析:
    此词写于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时作者任国史编修官,与同官张蒿叟同游花朝日,登高台,观江景,赋诗饮酒,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全词意境清丽,风格婉转,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