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绝。难说。且徘徊。陌上残梅暗催。软香作团吹不开。红埃。那人儿正来。
疏雨忽飞烟渺渺。芳径杳。屧映青苔好。碎萍穿。鸥正眠。柳边。倩郎扶上船。
【诗词原文】
愁绝。难说。且徘徊。陌上残梅暗催。软香作团吹不开。红埃。那人儿正来。
疏雨忽飞烟渺渺。芳径杳。屧映青苔好。碎萍穿。鸥正眠。柳边。倩郎扶上船。
【注释】
- 河传:一种曲调名,本为民间词调,后被广泛用于诗歌、歌曲、戏剧等文学形式中。“河”在这里指的是河流,象征着自然和生命的流动。
- 愁绝:形容极度的忧愁。
- 软香作团吹不开:意思是说香气柔和如团,难以吹散。
- 红埃:红色的尘土,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花瓣落在地上形成的红色痕迹。
- 那人儿正来:意思是有人正在走来,这里的“那人儿”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人或事物。
- 疏雨忽飞烟渺渺:意思是说细雨忽然飘落,烟雾缭绕。
- 芳径杳:意思是花香四溢,小路幽深而不见尽头。
- 屧映青苔好:意思是鞋子在青苔上留下的痕迹显得格外明显。
- 碎萍穿:意思是小水珠在水面上形成,像碎萍一样穿过水面。
- 鸥正眠:意思是海鸥正在休息或者睡觉。
- 倩郎扶上船:意思是请求男子帮助自己一起登上小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情感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愁绝。难说。且徘徊。”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愁和无法言说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思考和徘徊的状态。
接下来的句子“陌上残梅暗催。”则描绘了一个冬末春初的场景,路边的残梅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催促着什么。
第三句“软香作团吹不开。”进一步描述了梅花的香气弥漫开来,但似乎难以吹散。这里的“软香”和“团”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梅花的香气和形状。
第四句“红埃。”则是一个形象的描述,将梅花落在地上形成的红色痕迹称为“红埃”,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几句,“那人儿正来。疏雨忽飞烟渺渺。芳径杳。”则是诗人在观察自然景观时所见到的人和物。其中“疏雨”和“芳径”都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而“杳”字则形容了这些景色的深远和神秘。
最后两句“屧映青苔好。碎萍穿。鸥正眠。”则描绘了诗人在小路上行走时的情景。这里的“屧映青苔好”和“碎萍穿”都是描述鞋子和水珠与地面接触的细节,而“鸥正眠”则描绘了海鸥安静休息的样子。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丰富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