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阶榆荚过墙竹,日长初扫三径。鸠妇呼残,燕雏飞后,不许草堂人静。隔林遥听。恰吟侣参差,绿阴遮定。长记抛书,声声如在最高岭。
柴关应误来客,乱喧晴叶底,剥啄难省。葵扇慵挥,桃笙乍展,午梦几番催醒。井梧秋冷。渐移近朱栏,有人闲凭。一笑回身,镜中看鬓影。
《齐天乐·蝉》是一首词,作者是南宋词人姜夔。上片写夏景,下片写秋感。
首句“榆荚过墙竹”即描写夏景。榆荚,榆树子,可食,也可入药;过墙,指落于墙头。此句写初夏,时值初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一派勃勃生机。次句“日长初扫三径”即描写夏景。三径,指通往竹林深处小路的三条小径。此句描绘出一条通向竹林深处的小路,阳光明媚,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
第三、四句写夏日蝉声。“鸠妇呼残”,指老鹰在叫唤。“燕雏飞后”指燕子已飞走。这两句描写夏末时节,鸟儿已经离去,而蝉还在树上鸣叫不停。“不许草堂人静”指夏天蝉声不断。“草堂”即草堂寺,位于杭州,为宋代文人游览胜地。“隔林遥听”指从远处听见蝉声。
第五、六句描写诗人与友人在树林中吟诗的场景。“恰吟侣参差”即正好有朋友来吟诗。“绿阴遮定”指树叶茂盛遮住了阳光。此句描绘出一群友人在树林中吟诗的情景,树叶茂密,阳光被遮住,显得十分安静。“长记抛书”指常常想起读书的日子。“声声如在最高岭”指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此句描绘出一群友人在树林中吟诗的情景,树叶茂密,阳光被遮住,仿佛还能听到朋友们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第七、八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柴关应误来客”即应该误会有客人来。“乱喧晴叶底”指树叶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声。“剥啄难省”即难以分辨是谁在敲门。“葵扇慵挥”指夏天炎热,懒得扇动葵扇。“桃笙乍展”指突然展开桃木制的笙。“午梦几番催醒”即午梦多次被打断,醒来后又被重新睡去。此句描绘出诗人在夏日里思念友人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又不能打扰到朋友们,只能在梦中与他们相见。
第九、十句写秋天的景象和感受。“井梧秋冷”即井边的梧桐树在秋天变得寒冷,落叶也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移近朱栏”指井边的梧桐树靠近栏杆,显得更加凄凉。此句描绘出秋天景色的变化,井边的梧桐树变得寒冷,叶子纷纷落下,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有人闲凭”即有人在井边坐着休息。“一笑回身”指笑一笑就转身离开。“镜中看鬓影”即镜子中映照出自己的鬓发影子。此句描绘出一位老人在井边坐着休息,他笑着离开了,而自己则在镜中看到了自己的鬓发的影子,感叹岁月的流逝。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而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