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化也,今生已矣,那问他生。不信春宵苦短,尽厌厌、守定残更。
记年时、银烛坐调笙。甚今年、一样东风到,引琼箫、都作离声。
堕砌缴云冉冉,窥窗淡月冥冥。肠断哀蝉落叶,昙花絮果,了不分明。
一霎鸳鸯梦醒。但悽然、镜约钗盟。算人闲、天上两凄清。
便相逢、梦里浑无据,况不眠、梦也难成。帖帖蚕眠细字,昏昏凤胫孤镫。
青山湿遍
彩云化也,今生已矣,那问他生。不信春宵苦短,尽厌厌、守定残更。
记年时、银烛坐调笙。甚今年、一样东风到,引琼箫、都作离声。
堕砌缴云冉冉,窥窗淡月冥冥。肠断哀蝉落叶,昙花絮果,了不分明。
译文:
青山湿透,就像被泪水打湿的衣裳,我无法承受这无尽的悲伤和绝望。
彩云化成雨,我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还有什么值得我去询问的呢?
不相信春天的夜晚如此短暂,我宁愿守着破旧的窗户,等待那微弱的残灯直到天亮。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在一起坐着,吹着笙,调着银烛。今年的春风依然如期而至,但我已经无法再享受它带来的美好。
我的思绪如同坠入墙边的蜘蛛,缠绕着我内心的哀伤;我的眼睛仿佛能看到窗外淡淡的月光,却无法看清它背后的真相。
秋天的落叶让我感到心痛,而昙花的开放又让我感到生命的无常。这一切都让我感到迷茫,无法分辨真假。
那一刻的梦境突然消失,留下的只是一片寂静和空虚。我感到自己的心被深深地刺痛,无法忍受这种孤独和无助。
即使梦中再次相逢,又能怎样呢?我们的誓言和盟约都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能独自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悲伤和无奈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力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深感慨。
诗中“青山湿遍”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悲伤和绝望。青山被泪水打湿,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接着,诗人用“彩云化也,今生已矣,那问他生”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无奈和悲观。他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只有接受现实才是明智的选择。
诗人并不完全放弃希望。他用“不信春宵苦短,尽厌厌、守定残更”来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执着追求。尽管现实中有许多痛苦和挫折,但诗人仍然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构建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世界。然而,当诗人进入后半部分时,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他开始感受到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甚至怀疑自己在梦中重逢的可能性。这种转变让人不禁思考,是什么让他从希望走向失望,又是什么让他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
诗人以一种深沉的方式结束了整首诗。他用“便相逢、梦里浑无据,况不眠、梦也难成”来表达他对现实和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不清。这种模糊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在诗人看来,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都无法给他带来真正的安慰和满足。因此,他选择了一种超脱的方式来面对这一切。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性。它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