佻巧雄鸠当鸩媒。枉将明月照君怀。乌龙肯信因郎吠,赤凤原知为姊来。
惊割席,且衔杯。蓉塘隐隐起轻雷。分明咫尺蓬山路,谁遣神风却引回。

《鹧鸪天·后游仙》是一首由清末民国初的诗人李岳瑞创作的词。下面将按照要求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析:

  1. 全诗内容
  • 首句:“佻巧雄鸠当鸩媒。”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讽刺和不满,暗示某些人物或事物被错误地用作某种目的或手段。“佻巧”通常指轻浮、不真诚,而“雄鸠”则常用来比喻那些善于欺骗和操纵的人。这里的“当鸩媒”意味着这些人物利用了某种有毒的药物——在这里比喻为鸩,即毒药,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 次句:“枉将明月照君怀。” 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前述人物使用阴谋诡计的场景,通过“明月”(比喻为清白的象征)来照亮其黑暗的行动。这里强调了无辜者受到的伤害和误解。
  • 第三句:“乌龙肯信因郎吠。” 这里的“乌龙”指的是一个强大的敌人或是难以预料的情况,而“郎吠”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因为一个小人的告密或者误信导致更大的灾难,这里的情境是对那些被小人利用,最终导致更大麻烦的情况的一种描绘。
  • 尾句:“赤凤原知为姊来。” 最后一句以诗意化的方式结束,通过“赤凤”和“姊来”这两个词汇,传达了一种宿命感或命运的安排。这里可能暗指某种命中注定的事情或人物的到来。
  1. 翻译注释
  • 翻译: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可能是这样的:“轻薄的雄鸠变成了毒箭,无辜的人却遭受伤害。你原本想通过明月来照亮你的心,但却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结果引来了意想不到的祸端。”
  • 注释:这首诗中的每一个词语都有其深层含义,如“佻巧”指的是轻浮、不诚恳的行为,“雄鸠”则是比喻那些善于利用别人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整首诗通过对这些词汇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评。
  1. 赏析
  • 主题:《后游仙》的主题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诗人通过一系列象征和比喻,揭示了社会中一些不诚实、不公正的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行为的愤慨和不满。
  • 风格: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诗词形式,结合了现代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和思维方式。这种创新的结合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传统诗词的韵味,也充满了现代气息。

《鹧鸪天·后游仙》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及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