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细风寒。霓裳奏、青娥旧恨年年。往时清漏,归梦望断刀环。玉琯吹残三叠曲,翠华信寂五云闲。黯无眠。
凤城淡月,还照江干。销魂秋娘去日,怅靓妆素质,浅黛娟娟。弄梅影事,钗钿密誓人天。星桥笑看夜度,乍双湿、凉宵香雾鬟。琴心悄,问女床、山上何树栖鸾。
新雁过妆楼·丁巳六月薄游沪上,梦坡招饮春宵楼,听小鬟歌惨睹一曲,感赋。用君特韵
雨细风寒。霓裳奏、青娥旧恨年年。往时清漏,归梦望断刀环。玉琯吹残三叠曲,翠华信寂五云闲。黯无眠。
凤城淡月,还照江干。销魂秋娘去日,怅靓妆素质,浅黛娟娟。弄梅影事,钗钿密誓人天。星桥笑看夜度,乍双湿、凉宵香雾鬟。琴心悄,问女床、山上何树栖鸾。
【注释】
①丁巳:即元符三年(1098年),宋哲宗赵煦的年号。
②沪上:今上海市。
③梦坡:苏轼之号东坡,故以梦坡称之。
④惨睹:悲怆地观看。
⑤玉琯:古乐器名。
⑥翠华:皇帝所乘的车盖。这里泛指天子。
⑦黯无眠:因思乡而失眠。
⑧凤城:古都城名。
⑨江干:江边。
⑩靓妆:美丽的女子的装束。
⑩弄梅:在梅花树下嬉戏。
⑩星桥:天河之上,银河横贯其间,如桥梁一般。
【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丁已(公元1098年)六月间游览上海,梦见友人东坡,请其饮酒并聆听《霓裳羽衣》等歌曲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愁”为线索,从“忆”到“伤”,再到“梦”与“醉”,情感起伏变化。
起首二句点明时令,描绘出一幅风凄雨细、寒气袭人的凄清景象,烘托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气氛。接着两句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因听到故乡乐曲而引起的感慨:“往时清漏,归梦望断刀环。”这里的“望断”、“清漏”“刀环”都是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过片三句,写自己因思乡而感到的孤独寂寞:“玉琯吹残三叠曲,翠华信寂五云闲。”这里化用了李商隐《瑶池》“昨夜紫云仙子来相伴,玉箫一曲万枝声”诗意。但诗人却以“玉琯吹残”来代替“昨夜紫云相伴”,以“玉琯”“翠华”代替“玉箫”“翠华”,以“三叠曲”代指“昨夜紫云相伴”,以“五云”代指“玉箫”。这四句通过描写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因思乡而产生的空虚寂寞之感。
下片前四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自己与情人相会的情景:“黯无眠。凤城淡月,还照江干。销魂秋娘去日,怅靓妆素质,浅黛娟娟。”其中“黯无眠”三字直抒胸臆;“秋娘”二字是暗指当年恋人的名字;“素”“娟娟”二字则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而“靓妆”“浅黛”则形象地描绘出女子娇美的形象。最后两句,又回到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情人离去的悲痛心情:“弄梅影事,钗钿密誓人天。”这里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诗意,表达了自己与情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写自己因思乡而难以入睡,只得借助梦中仙境以求安慰:“星桥笑看夜渡,乍双湿、凉宵香雾鬟。”这里化用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意,表达了自己因思乡而难以入眠的痛苦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词以“愁”为线索,通过描写自己的梦境和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孤独寂寞、忧伤惆怅等复杂情感,以及对自己与情人之间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