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清阴花月静,一联秀句双成。不须红叶更流情。风吹修竹响,传得凤凰声。
好影隔来心自语,碧云细点春星。小桃枝下听分明。消魂酬五字,清露越三更。
《临江仙·酬和》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李雯创作的词。词的原文如下:
墙角清阴花月静,一联秀句双成。
不须红叶更流情。
风吹修竹响,传得凤凰声。
注释:
- 墙角清阴:指墙角处凉爽的阴影。
- 花月静:形容月光下花朵的影子显得宁静。
- 一联秀句:指的是整首词中优美的句子。
- 不须(bù zū):不必。
- 红叶:通常用来表示秋天的象征,在这里可能是指代落叶或者秋天的气息。
- 修竹:修长的竹子,这里指风中的竹子发出的声音。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常常用来象征吉祥和美好。
- 好影:美好的影子或画面。
- 碧云:青蓝色的云雾,常用来形容天空或山景的美丽。
- 春星:春天的星星,通常用来比喻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小桃枝:细长而柔弱的枝条,常作为植物的形象来描绘。
- 消魂:形容被美景感动到了无法自制的程度。
- 五字:古代诗词中的一种韵律形式,这里指词中的五个字为一个单元。
- 三更: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
赏析:
这首词以清幽静谧的景色开篇,描绘了墙角处清凉的阴影与宁静的花月景象,营造出一种和谐、平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一联秀句双成”,不仅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一种艺术上的完美和对称。接着的“不须红叶更流情”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态度,无需依赖外界的红叶来表达情感,体现了词人内心的独立和自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隐逸情怀和高洁品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感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词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