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鸥睡稳,雨声惊起,竹里双扉开合。南屏一缕白云生,早失却、雷峰残塔。
青苔妨屐,黄柑伴茗,松老应同僧腊。西风萧瑟柁楼寒,向弥勒、龛中下榻。

【注释】

1.笑隐:即笑隐庵。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山南麓,为南宋时高僧慧远法师所建。2.双扉:指门。3.南屏:指雷峰塔。4.屐(jī):木制便鞋,用草编成。5.松老:指寿比南山。6.弥勒:即弥勒佛,佛教中释迦牟尼的弟子,后成为佛教的教主。7.龛(kān):佛像安放的小室,亦泛指供神像之洞。8.下榻:留宿住宿。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雨中宿禅寺,夜宿于僧人之室,与和尚笑鲁谈禅说佛而作。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人谈道。全词意境清幽,风格淡雅。

起首三句,写雨中宿禅寺,所见所感。沙鸥安稳地栖息着,一声惊雷,使沉睡的沙鸥惊飞而起;竹里双扉,被打开合住,发出声响。“南屏”,即浙江天目山支脉中的南高峰,又名南屏山,因山上有雷峰塔而得名。“雷峰”是杭州的胜迹,这里代指西湖。“白云生”,即“白云生处”。这几句是说,雨点落在湖面上,溅起的水珠飞散到空中,打湿了沙鸥的羽毛,使它受惊而飞起。

接着四句,写禅堂中的僧人和自己的感想。“青苔妨屐”,青苔生长的地方,鞋底容易磨损,所以走路不便。“黄柑伴茗”,黄柑和茶叶一起泡来喝。“松老应同僧腊”,松树年长,僧人的岁数也就多了。“僧腊”,指僧人的修行年限。“弥勒”是佛教菩萨名,这里泛称佛像或佛堂。“龛中”即指佛堂内壁龛上的佛像或佛像所在的小室。“下榻”,是说在此歇脚住宿。这几句是说,禅寺里的僧人,年纪已大,但仍然在修道。他们的生活清苦,却很恬静,没有世俗的烦扰。作者在这里以禅僧自况。

最后两句,写禅僧对佛法的理解。“西风萧瑟”,西风刮得萧索悲凉。“柁楼寒”,船舵楼在寒冷的天气中显得十分冷清。这几句是说,禅僧对世事看得很明白,他懂得人生如梦,一切荣辱得失都是过眼烟云。他在弥勒佛的座前坐定,参悟佛法,超尘出俗,达到了无我无人的境界。作者在这里表明自己的观点:只要能够明晓人生无常的道理,那么,任何荣辱得失都不足挂齿。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禅院生活,表达作者对佛法理解的作品。它语言平易浅近,风格清新淡雅,意境清幽,富有诗情画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