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瓦官寺后,半亩松阴,几曲横塘。花露冈前路,有疏烟淡柳,碧锁茅堂。海榴蜀葵交映,甃石抱回廊。好割韭羹鱼,帘钩小卷,散发飞觞。
开窗。临渌水,正梅子黄时,微雨苔荒。鹤背天风冷,看药炉丹气,衣袖生香。同是上清沦谪,一醉记归航。问何处笙吹,空台昨夜栖凤凰。
忆旧游·饮向山草堂,赠周雨邭
向瓦官寺后,半亩松阴,几曲横塘。花露冈前路,有疏烟淡柳,碧锁茅堂。海榴蜀葵交映,甃石抱回廊。好割韭羹鱼,帘钩小卷,散发飞觞。
开窗。临渌水,正梅子黄时,微雨苔荒。鹤背天风冷,看药炉丹气,衣袖生香。同是上清沦谪,一醉记归航。问何处笙吹,空台昨夜栖凤凰。
注释:
- 瓦官寺后:瓦官寺位于南京鸡笼山东麓,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唐代改名为“报恩寺”。唐宋以后,寺庙多次重修。寺内原有钟楼一座,在寺后,即今报恩寺塔所在地。
- 半亩松阴:指报恩寺附近的半亩园,又称南园。
- 横塘:指南面的池塘。
- 海榴:石榴的一种;蜀葵:锦葵科植物。
- 甃(zhòu)石:指用砖石等材料砌成的院墙或水池等。
- 韭(jiǔ):韭菜。
- 发(huā):散开头发,形容头发蓬松散乱。
- 渌水:清澈的水。
- 鹤背天风:指鹤背上迎风的凉意。
- 丹气:道家炼丹所用的药物散发出的气息。
- 空台:即空灵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鉴赏:
这首词以咏物起兴,借酒抒怀。首句写景,点明地点、环境、人物和情绪,全从饮酒写起。第二句写人物,突出其潇洒豪放的性格。以下四句都是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刻画,其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松阴”、“横塘”、“花露”等,也有对人物活动的具体描写,如“割韭羹鱼”、“帘钩小卷”、“散发飞觞”等。这些细节描写都围绕着酒来展开,从而把人物与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显示出他豪爽的性格。最后两句写景抒情,通过“问何处笙吹”这一设想,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开阔,通过对饮酒、赏景、品茶等一系列活动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洒脱不羁、豪放旷达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