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楼,池上路,车马隔尘远。翠巘澄波,叠叠画屏满。依前胜绝江山,自从别后,怎都付、魂销肠断。夜刚半。
欲借书遣牢愁,抛书意先倦。不忍吹镫,留着影相伴。只怜挨尽残更,参横月澹。便影也、没人收管。

【注释】竹间楼:竹屋。翠巘(yǎn):绿色的山岭。澄波:清澈的波涛。叠叠:层层叠叠。依前:依旧、仍然。胜绝:美景尽致、尽善尽美。怎都:怎么,如何。夜刚半:夜深了将近一半的时候。欲借书遣:想要借书来消遣。书遣:以书为伴。牢愁:忧愁难以排遣。吹镫:古代客舍主人在客人将归时,用灯火照人以促其快行,叫“打道”。着意先倦:故意表现出疲困的样子。残更:深夜。挨尽:受尽。残更即深夜。月澹(dàn):月光淡薄。便影也:影子也。没人收管:没有人收拾整理。

【赏析】这是一首写离别之苦的词。上阕写别离的苦,下阕写别后的苦。上阕起首两句写景,“竹间楼”,竹屋,有清幽之感;“池上路”,池水边的路上,景色宜人。但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是把视线转向了远处。“车马隔尘远”,是说车马被阻隔,看不见了,看不见就看不见吧,作者却还是忍不住要看,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留恋之情。“翠巘澄波”,是说那碧绿的山岭和清澈的波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翠巘”指青山,“澄波”指清澈的波浪,这两句是对前面“车马隔尘远”的具体描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美好景色的眷恋。“叠叠”,是形容山峰重叠,层层叠叠,层层叠叠的山峰,是那样的美丽动人,让人心醉。“画屏满”是说画屏上的山水画十分美丽。这四句是全词的过片,承接上阕写景的最后两句,继续描写景物之美。“依前”二字,表明景物之美依然如故,只是自己已与景物不同而已。“自从别后”,“从”是从……以来的意思,“自从”,是说自从分别之后。“怎都”意思是说怎么都。“怎都”两个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留恋和思念之情。“魂销肠断”,是说灵魂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好像要断裂一样。“夜刚半”是说夜已经很深了。“夜刚半”,说明时间过得真快。“欲借书”,是说想要借书来消遣。“抛书意先倦”,是说因为想得太多而感到疲倦,所以想要借书来消遣。“不忍吹镫”,是说自己舍不得离开。“吹镫”,古代客人将行时,主人用火把照路,叫“打道”。这里的“吹镫”是比喻自己舍不得主人的照顾,舍不得离开主人的照顾。“留着影相伴”,是说自己不想离开,就留下了影子来陪伴自己。这两句是全词的重点部分,写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只怜”,是说只是可怜。“挨尽”,就是忍受尽。“残更”是指深夜时分。“参横月澹”,是说天快要亮的时候,月亮还没有完全露出脸来,天色已经很晚了。“便影也、没人收管”,是说影子也无人收管了。这几句是全词的结尾部分,写的是自己在分别之后的痛苦之情,是对自己不能摆脱痛苦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只怜挨尽残更”,是自己在分别之后,还要忍受深夜的煎熬,自己都觉得可怜;“参横月澹”,是说自己忍受尽了深夜的煎熬,天就要亮了,可是自己还在忍受着煎熬,自己也觉得可怜;“便影也、没人收管”,是因为影子也被折磨得没有力气了,也没有人收拾它了。“没人收管”,是说自己已经没有力气去收拾自己的感情了。这几句是全词的结尾部分,也是全词的重点部分,写自己在分别之后的痛楚之情,是对自己不能摆脱痛苦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