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幽襟、近郊春晚,香台游屐争试。半幡风外招寻惯,吟思塔铃遥坠。阴满地,望不断、霜皮雪干松烟翠。钟楼倦倚。待磨洗前朝,鲸鱼篆刻,梵夹几行字。僧寮话,花影竹房深闭。
落花更扫阶砌。杏坛管领春风帚,我亦官闲如此。清磬里。浑未识、禅心宦味都相似。诛茆便拟。指苍卜林西,斜阳一线,山在冷云背。

摸鱼子暮春遍游近郊诸兰若,觉生寺大钟、万寿寺白皮松尤胜赏也

【注释】摸鱼子:词牌名。暮春:春天将尽之时。

【赏析】上片写游历近郊诸寺所见的景物。

“摸鱼子暮春遍游近郊诸兰若”,点明词题,说明作者在暮春时节去遍游了近郊的诸多寺院。“觉生寺”,“万寿寺”,即指位于杭州西湖边,与苏堤相望的灵隐寺和飞来峰。

“半幡风外招寻惯,吟思塔铃遥坠。”半幡:指寺庙中的幡(一种随风飘扬的旗子)。招寻:寻找或探访。

【赏析】这里描写的是作者对寺庙的喜爱之情。作者漫步于郊外寺院之中,感受着春风拂面,欣赏着寺院的美景。他时而驻足欣赏寺院的景色,时而又沉浸在寺院的古韵中。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

“阴满地,望不断,霜皮雪干松烟翠。”阴:阴暗的天空。霜皮:形容松树的树皮像被霜打后的树皮一样粗糙而坚硬。雪干:形容松树的枝条像雪一样晶莹剔透。

【赏析】这几句描绘的是寺院周围的风景。作者站在寺院门前,看着四周的景色,只见天空昏暗,大地一片阴霾。但在这阴霾之中,却有一株苍劲挺拔的松树,它的枝叶繁茂,枝条粗壮,像是被雪打湿后的样子,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钟楼倦倚,待磨洗前朝,鲸鱼篆刻,梵夹几行字。”倦倚:指疲惫地倚靠在某个地方。鲸鱼篆刻:指古代用鲸鱼的骨头刻制的印章。梵夹:佛教经文的卷轴,又称佛经。

【赏析】这几句描绘的是寺院内的景象。作者走到钟楼下,看到钟楼上挂着一块巨大的钟,那是一块用鲸鱼骨制成的钟。他感到疲惫,于是靠在这块钟上休息片刻。同时,他也发现钟楼上还有一些梵夹(即佛教经文的卷轴),上面有几行文字。

“僧寮话,花影竹房深闭。”僧寮:指僧侣居住的地方。花影:指花的影子。竹房:指竹子建造的房间。深闭:形容房间门关得很紧,没有人在里面。

【赏析】这几句描绘的是僧人们的生活情景。他们住在一座寺院中,过着清苦的生活。他们在花影婆娑的花丛中谈天说地,或是在幽静的竹林里品茶聊天。他们的生活环境虽然简朴,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多彩。

“落花更扫阶砌。”落花:指飘落在台阶上的花瓣。更:加强语气的语气词。阶砌:台阶上的砖石。

【赏析】这几句描绘的是作者对落花的描述。他走在庭院里,看到台阶上铺满了落花,于是他便拿起扫帚清扫起来。这些落花都是从外面飘来的花瓣,它们在地面上铺满了一地,给庭院增添了几分美丽。

“杏坛管领春风帚,我亦官闲如此。”杏坛:原指孔子讲学之处,这里指代教育场所。管领:掌管。春风帚:用春风扫过地面,使地面变得干净整洁。我亦官闲如此:表示作者现在是一个闲职人员,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忙碌。

【赏析】这几句描绘的是作者对教育场景的描述。他在杏坛(即孔子讲学之处)中执教,用春风扫过地面,使之变得干净整齐。而他自己也是一个闲职人员,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忙碌。他在这里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学生们的成长付出努力。

“清磬里,浑未识、禅心宦味都相似。”清磬:指敲击清磬的声音。禅心:禅宗修行者的心性。宦味:官场中的味道。都相似:都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赏析】这几句描绘的是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受。他在寺庙中听到敲击清磬的声音,感受到了禅心(禅宗修行者的心性)的宁静和平和。但他也感到官场中的味道(官场中的各种复杂关系和利益纠葛)与他的内心世界有些相似。

“诛茆便拟,指苍卜林西,斜阳一线,山在冷云背。”诛茆:指砍伐树木以建造房屋。指苍:指着远处的树林。苍:指青绿色。林西:树林的西边。斜阳一线:指夕阳在天际划出一条细长的光线。山在冷云背:意思是山峰在乌云的后面,显得更加雄伟。

【赏析】这几句描绘的是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他打算在山林中搭建一个小屋(诛茆),以便在那里隐居。他希望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他想象着自己在林间小屋中度过余生,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品味人生的乐趣。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游览近郊各寺院时所见到的美丽风景以及自己的感受。他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