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寿夭原无着。我待我躬宁肯薄。固穷原是士之常,岂必箪瓢才好学。
千秋俎豆偿藜藿。烈烈芳型垂渺邈。而今陋巷岂无人,谁个肯寻颜子乐。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玉楼春·谒颜子庙感赋
注释:
- 玉楼春: 这是一首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某种感慨或情感。
- 谒颜子庙: 拜访孔子的庙宇,颜子是孔子的学生之一。
- 感赋: 因感慨而创作的诗歌。
- 原无着: 生命的本质,生老病死,没有固定不变的状态。
- 躬宁肯薄: 宁愿保持谦虚和朴素。
- 固穷: 安于贫穷的生活,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 箪瓢好学: 形容生活简朴,但追求学问的精神。
- 千秋俎豆: 指世代相传的祭祀活动,表示对先贤的敬意。
- 藜藿: 指贫苦人的食物,象征清贫。
- 烈烈芳型: 形容品德高尚,有强烈的影响力。
- 垂渺邈: 流传长远,影响深远。
- 陋巷: 偏僻简陋的巷子,这里用来形容颜子生活的地方。
- 乐: 快乐、幸福。
2. 译文:
人生原本就有不同的寿限,我对待自己总是要求不要过于苛刻,安于贫穷,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这是每个士人的常态,并不一定要通过简单的箪瓢才能学习。
我们世代相传的祭祀活动是为了纪念先贤,他们的精神品质如同烈烈的芳草,流传长远,影响深远。如今虽然身处陋巷,也绝不缺乏寻求真理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颜子庙的访问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态度。诗人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接受并尊重这种差异,安于自己的现状,不必过度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同时,诗人也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这才是一个人真正应该追求的东西。诗中的”固穷原是士之常”一句,反映了古代士人的道德观念,即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此外,诗人还提到了世代相传的祭祀活动,以及那些在贫困中仍能坚持自己信念的人们的典范。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那些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高尚品格的人们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