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脂温玉,密缕融金,别筵首荐鲨鳍。月映觥筹,夜深斜射深卮。殷勤主人留客,奈归心、远践秋期。悬后约、缁尘燕市,重见何时。
一问秦淮柳色,对登楼倦眼,未足栖迟。雹碎春红,那禁桐折孤枝。海山欲归未得,睨南云、天上同悲。问付托,道中郎有女,试卷留遗。
【译文】
凝脂温香,细缕融金,别筵首荐鲨鱼鳍。月映酒杯,夜深斜射深杯。殷勤主人留客,无奈归心、远践秋期。悬后约、缁尘燕市,重见何时。
一问秦淮柳色,对登楼倦眼,未足栖迟。冰雹打碎春红,那禁桐折孤枝。海山欲归未得,睨南云、天上同悲。问付托,道中郎有女,试卷留遗。
【注释】
(1)篆青:指作者的好友王篆青。王篆青曾于清末到上海,后来在香港去世。
(2)秣陵:即南京。
(3)客香港:指王篆青之子王中飞因参加抗日斗争而牺牲在广东香港地区。
(4)令柔:王篆青之女名令柔。
(5)赋此追挽:作诗来追悼王中飞。
(6)凝脂温玉:形容女子皮肤白皙如凝脂和温润如宝玉。
(7)密缕融金:形容女子穿着华丽的服饰。
(8)别筵:别离的酒宴。
(9)鲨鳍:鲨鱼鳍。这里指王中飞的礼品。
(10)觥筹:酒杯与酒筹,泛指饮酒。
(11)月映觥筹:月亮映照在酒杯和酒筹上。
(12)主人:指送别的朋友或主人。
(13)奈归心、远践秋期:无奈归心难以实现,远赴他乡的时间已经到来。
(14)悬后约:挂念着未来的事情。
(15)燕市:古地名,这里借指京城或京城附近。
(16)海山欲归未得:海山想回故乡却未能成功。
(17)睨南云:仰望南方天空,意指思念家乡。
(18)中郎: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此处泛指王篆青。
(19)试卷留遗:指王中飞留下的遗物或遗言。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写于诗人闻知王篆青之子王中飞牺牲后所作。全诗情感沉痛,语言流畅,是一首哀婉动人的咏怀之作。
起笔四句,写朋友间离别时的情谊。“凝脂温玉”,“密缕融金”,形象地描绘了王篆青女儿的皮肤白皙如凝脂、温柔如温玉;“别筵”、“首荐鲨鳍”,表明了饯别的盛况以及王篆青所赠的礼物。“月映觥筹”一句,既写出了饯别时明月当空,又暗示了王篆青的离京去沪,暗寓了王中飞即将奔赴战场的悲壮场面。“殷勤主人留客,奈归心、远践秋期。”两句,写主人殷勤挽留客人的情景,但客人归心难抑,只能远远离开。“悬后约”句,写诗人挂念着未来的事情,但归期已到,无法再等待。
颔联“一问秦淮柳色,对登楼倦眼,未足栖迟。”以问答的手法,描写自己来到南京所见的景色和感受。“一问秦淮柳色”,用典出自杜牧《泊秦淮》一诗中的名句,秦淮河畔柳色依依,诗人登上高楼,看到如此美景,不由得有些疲倦。“冰雹打碎春红,那禁桐折孤枝?”两句,进一步写自己的观感。“冰雹”是比喻敌人的炮火,打落了春天的红花,“那禁”是无可奈何的意思,“桐折孤枝”也是比喻战争的残酷,梧桐树被打断,象征着王中飞英勇牺牲。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的感受,也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愤慨。“海山欲归未得,睨南云、天上同悲。”这两句,诗人以想象中的海山为喻,表达了对自己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表现了诗人面对国难家仇的悲痛心情。
颈联“问付托,道中郎有女,试卷留遗。”直接进入诗歌主题,表达对王篆青的追悼之情。“道中郎有女”,意思是说王中飞留下了遗书给王篆青的女儿,希望她好好照顾自己。“试卷留遗”,则是说自己将王中飞的遗书作为纪念品保存下来。尾联“凝脂温玉,密缕融金”四句,再次强调王中飞的形象和气质之美。“别筵”两句,写饯别宴会上的场景,“月映觥筹”既写出了宴会气氛热烈,又暗示了王中飞即将奔赴战场的背景。最后两句“一问秦淮柳色,对登楼倦眼,未足栖迟。冰雹打碎春红”,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的感受,也是抒写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