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贞元士。忽心惊、虞曦欲堕,沧尘争起。径自乘风归去也,莫问炊粱熟未。憖泥雪、尚留科第。独抱匡时万言策,叹平生、未吐元龙气。魂化鹤,睨乡里。
君亡四十余年矣。莽神州、人民城郭,虫沙荆杞。鹑首赐秦今悔祸,七日钧天尚醉。奈遍地、蜩螗羹沸。天上玉楼无人到,正优昙、花放纫为佩。书满箧,付贤子。
【注释】
甲辰:唐僖宗中和三年(882年)。张仲坚,字子固,河南缑氏人。贞元十五年进士。会试中式后,于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去世,年二十七岁。
身是贞元士:指张仲坚是唐代的读书人。
忽心惊:突然心中一惊。
虞曦欲堕:虞渊,指日落的地方,太阳落下的地方。“曦”为夕阳之意。
沧尘争起:指天地之间尘土飞扬的景象。
乘风归去:乘着顺风回家。这里比喻有志之人,一飞冲天而去。
莫问炊粱熟未:不要管煮饭的事情是否完成。
憖泥雪、尚留科第:在泥泞的雪地中仍留下科考的功名。憖,同“凝”。
独抱匡时万言策:独自怀抱着治理国家的策略和主张。
叹生平、未吐元龙气:感叹自己的一生未能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那样出山辅佐皇帝,施展才华。
魂化鹤,睨乡里:灵魂变成了仙鹤,俯瞰着自己的家乡。
君亡四十余年矣:你去世已经四十多年了。
莽神州:混乱的国土。
人民城郭:百姓的城镇和城墙。
虫沙荆杞:指乱世之中,百姓流离失所,如同生活在沙尘中。
鹑首赐秦今悔祸:指当年秦国灭亡后,将土地赏赐给诸侯,现在人们对此感到后悔,认为是一种祸害。
七日钧天尚醉:七天的天上之乐还让人陶醉。
奈遍地、蜩螗羹沸:但是地上却到处都是战乱,老百姓生活困苦。
天上玉楼无人到:天上的玉楼宫殿没有人到访。
正优昙、花放纫为佩:正当此时,优昙花开,被用作佩戴之物。
书满箧,付贤子:书籍装满了箱子,交给贤明的儿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张仲坚题写的墓志铭。张仲坚是诗人朋友,他与友人志同道合,共同追求理想,然而不幸英年早逝。诗人对张仲坚的逝世深感惋惜,写下此诗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首联“身是贞元士。忽心惊、虞曦欲堕,沧尘争起。”诗人用“贞元士”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并指出他的英年早逝,让人震惊。接着以“虞曦欲堕,沧尘争起”来描绘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表现了诗人对朋友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
颔联“径自乘风归去也,莫问炊粱熟未。”诗人以“乘风归去”来比喻朋友的英年早逝,表达了对其的悼念。同时,诗人又提醒人们不必过于在意生活的琐事,而是要关注国家大事。
颈联“憖泥雪、尚留科第。独抱匡时万言策,叹平生、未吐元龙气。”诗人以“憖泥雪”来比喻朋友生前的清高品格。同时,诗人也引用了诸葛亮的故事来赞美朋友的卓越才能和远大抱负。
尾联“魂化鹤,睨乡里;君亡四十余年矣。莽神州、人民城郭,虫沙荆杞。鹑首赐秦今悔祸,七日钧天尚醉。奈遍地、蜩螗羹沸。天上玉楼无人到,正优昙、花放纫为佩。”诗人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诗歌来呼吁人们要珍惜和平时期的生活,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张仲坚的描绘和对其逝世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