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春魂彀得几回销。垂杨一千条。忆年时俊赏,桃根桃叶,打桨相招。载得一船明月,行过段家桥。依约红楼上,有个吹箫。
不忍当窗理镜,怕湖心照见,丝鬓青凋。自杨枝去后,谁唱雨潇潇。镇黄昏严城凄角,拥鹅衾回梦浙江潮。无肠断三杯两盏,浊酒今宵。
【注释】
1、彀(gòu)得:想得。
2、垂杨:柳树。
3、桃根桃叶:传说中为春秋时楚国人宋玉之妾,后成为歌妓的代称。
4、红楼:指楼上的美人。
5、丝鬓青凋:形容女子头发已白。
6、杨枝:佛教用语,指佛家弟子用柳枝作施舍之物,也借指柳枝。
7、浙江潮:指浙江钱塘江的潮水。
8、无肠断:即“无奈何”之意。三杯两盏,指酒量小的人,饮了两三杯酒就要醉。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词。词人为友人钱仲仙作《湖山感旧图》,故有“湖山感旧”四字。全词以“春”为中心意象,上片写春天的美景,下片则写自己对春天的怀念之情。
上阕开头两句,“问春魂彀得几回销”,是说想问一问春天的魂魄,可它又销声匿迹多少次了呢?“彀(gòu)”在这里是“够得上、能够得着”的意思,“销”在这里是消失的意思。“垂杨一千条”句,是说垂柳如烟,杨柳成荫。“忆年时俊赏”句,是说想起当年春天,自己与友人在杨柳之下乘船游玩的情景。“打桨相招”句,是说当时友人还用船桨招呼过他。“载得一船明月”,是说他们乘坐的船载满了明月之光。“行过段家桥”,是说船过了段家桥。“依约红楼上”句,是说在红楼上依稀可以看见朋友的身影。“有个吹箫”句,是说有个吹箫的朋友。“不忍当窗理镜”,是说不忍心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仪容。“怕湖心照见”句,是说怕看到湖心那如丝般的白发。“自杨枝去后”句,是说自从离别后,再也没有听到那美妙动听的音乐。“谁唱雨潇潇”,句中“潇潇”二字,是形容雨声,也是用声音来表现音乐。这两句是对前几句的总结和补充。
下阕开头二句,“镇黄昏严城凄角”,是说自己总是在黄昏时分听着凄凉的号角声。这凄凉的号角声,就是他心中的痛苦和思念的反映。“拥鹅衾”两句,意思是说,他紧紧抱着鹅毛被子进入梦乡。这两句是说自己在梦中梦见了西湖。“无肠断三杯两盏”,是说没有喝够一杯三杯酒就睡着了。“浊酒今宵”句,是说他在梦中梦见了自己正在喝酒。这两句是说自己在梦中梦见了自己在喝酒。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美好回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