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讯天涯,停马问春,帘外村醪谁注。零乱路枝,雾鬓风鬟,争似绮窗儿女。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清苦。是二月韶光,冷朝暄暮。
弥望麦秀郊原,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愁红一色,旧日繁华,依依上林深处。燕子无聊,飞絮里、几番来去。休据。春梦好、赚人轻做。

【注释】

芳讯:美好的消息。

天涯:天边,这里指远隔千里之外。

停马问春:停下马来问春的消息。

帘外村醪谁注:村中酒是谁酿的?

零乱路枝:路上的枝条被风吹得零乱不堪。

雾鬓风鬟:形容妇女的发式。

易枨触、江南烟雨:容易触动人的愁绪。

清苦:清新而苦涩。

二月韶光:春天的时节。

弥望:满眼望去。

麦秀郊原:麦浪翻滚的原野。

更举目何堪:更让我抬眼看去,心中充满了不忍。

断肠人语:使人肝肠寸断的话语。

上林深处:在长安城北的上林苑里。

燕子无聊:燕子飞得很无目的地。

休据:不要依靠。

【赏析】

《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词作之一。此词写春日北行途中所见景色及其引起的感慨。上片着重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下片则抒写自己对故国的无限怀念之情。全词融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伤春惜别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芳讯天涯,停马问春,帘外村醪谁注?”起三句写旅途中所见。“芳讯”,美好消息。“天涯”,天边,这里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停马问春”点明是在旅途中,说明词人所处的境地。“帘外村醪谁注”,写询问酒家的人,为什么这村里酿造的美酒没有人喝,是卖不出去吗?这一句既写出了当时农村的萧条景象,又烘托出词人心情的沉重。

“零乱路枝,雾鬓风鬟,争似绮窗儿女”,换头两句写路旁的柳树随风飘散着柳絮,好像雾鬓风鬟的女子一样,而这样的景色与词人此时的心情却形成鲜明的对比。“绮窗”是雕饰华美的窗户,也泛指富丽堂皇的建筑,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闺房。“儿女”指女子们,这里也泛指男女青年。这句是说,眼前的自然景色,比起那绮窗里的男女青年们,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这三句写词人因久经漂泊而感到厌倦,看到南方潮湿的气候和阴雨连绵的景象而感到吃惊害怕。“惊心”即惊心,形容内心受到很大震动。“江南”指南方地区,这里泛称南方。“易”即“易于”、“容易”。这三句意思是,由于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当看到南方潮湿气候时,很容易触动自己的愁绪;而这种愁绪,又很容易引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清苦。是二月韶光,冷朝暄暮。”结拍二句承上启下。“清苦”指清苦的生活,这里指北方的严寒气候。“冷朝暄暮”是形容天气冷热不定,早晨晴朗温暖,晚上寒冷多风,这里比喻政治上的黑暗和腐败。“二月韶光”即美好的时光。这里用“韶光”代指美好的时光。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美好的时光很难度过,令人感到十分凄凉。

“弥望麦秀郊原,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过片后两句承上启下。“弥望”即遍览四周,这里是放眼眺望的意思。“麦秀郊原”指麦子长得非常好,这是丰收的征兆。但农民看不到希望和收获,反而觉得更加难过了。“更举目何堪”即更加看不下去了。“断肠人语”即悲愤的呼声。“断肠”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人语”指人民的声音,这里指人民的呻吟声和呼号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农民们看着丰收在望的麦子却不能得到收获,听着人民痛苦的呼声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更让人感到悲痛欲绝。

“愁红一色,旧日繁华,依依上林深处。”尾声二句承上启下。“愁红”指忧愁如红色一样浓重。“旧日繁华”即过去的辉煌和繁荣,这里暗指南宋王朝。“依依上林深处”指上林苑(在今陕西西安市)里树木丛生的地方,这里指宫廷禁苑之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农民们的忧虑像一片愁红之色一样浓重,而昔日的繁华已经消失殆尽,只能在上林苑里那些树木丛生的深处才能看见一些残存的影子。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农民的忧虑和南宋朝廷的衰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词人在北行的途中更加感到悲痛和失望。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在北行途中所看到的自然美景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和哀怨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