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又秋花。做弄年华。满城霜气湿青笳。眼底眉头愁未了,去数归鸦。
残月霭窗纱。莫便西斜。雁声和梦落天涯。渺渺蒙蒙云一缕,可是还家。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全诗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注意结合诗句分析,并联系诗人及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作答。

浪淘沙·底树:词牌名,又名“更漏子”“秋夜月”等。双调五十五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上阕起首二句点明时节。第三、四句写眼前景。第五、六句写眼底愁思。下阕前三句写残月落窗纱。第四句点明雁行已远去。最后两句写归雁入梦。

译文:又到了秋天庭树凋落了满树的花朵,年华易逝让人感到惋惜。满城弥漫着霜气湿气,吹打着笳声。眼中眉间都充满了忧愁没有消尽,数着飞走的乌鸦。残月映照在窗纱之上,不要等到西斜才离去。雁声伴随着我的梦境,飘荡到天涯。朦胧的云彩中,只有一缕,它是否还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词人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将个人身世之感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之中,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之后的孤寂和悲凉之感。

上阕起笔即点出时令,点明了时间,也点出了地点——庭院。“又”字写出词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叹;“秋花”二字则写出了词人的孤独和落寞之情。“满城霜气湿青笳”,这句写出了深秋的萧瑟气氛和词人内心的凄凉之情;“眼底眉头愁未了”,写出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之苦。“做弄”一词,生动贴切地表达了词人对故国之思的复杂心理,既有眷恋又有怨恨,既有怀念又有失落,更有无尽的悲伤和哀怨。

词人接着写道:“残月霭窗纱。莫便西斜。”这两句是说,残月西沉,夜色渐浓,窗纱也被月光映得朦胧。这里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写出了词人内心孤独凄凉的情感。

下阕开头两句是“残月霭窗纱”,意思是说残月已经西斜,夜色越来越浓。“莫便西斜”的意思是不要在残月还未落下时就离开。这两句是说不要匆匆离开,要在这里多呆一会儿,因为这里有着值得留恋的景色,有着值得回忆的事情。“雁声和梦落天涯”,这一句既是写实,也是抒情。“天涯”既指天边,又指远离家乡的地方,用在这里是说自己如同梦中的鸿雁,被无情地抛向了遥远的天涯。这两句是写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结尾“渺渺蒙蒙云一缕,可是还家?”是说那缥缈的一片云影仿佛就在眼前,可我却不能回到家。这两句是说,眼前的云影虽然模糊不清,但我知道它一定还是可以回到家中的。这里的“是”字用得极好,它不仅把词人的思绪引向了远方,也把整首词推向了高潮,使整首词显得更加深沉而富有哲理色彩。

这首词通过写景抒发了词人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从整体来看,这首词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