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风雨和愁滴,珊枕寒时。玉漏迟迟。浪语灯花泪暗垂。
惜花未许春归去,香锁葳蕤。绿遍天涯。凭得阑干暖为谁。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诗歌的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等,还需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和概括的能力。
首先分析题目所给的诗句内容,明确这是一首词。然后分析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经历。此词作于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当时词人正在杭州任职。上片描写了春夜中作者独守空房的情景。下片写惜花之情,表达了自己孤寂无聊的心境。
【答案】
示例:
采桑子 · 春宵
一春风雨和愁滴,珊枕寒时。玉漏迟迟。浪语灯花泪暗垂。
惜花未许春归去,香锁葳蕤。绿遍天涯。凭得阑干暖为谁。
注释:
①珊:同“檀”,指象牙制的枕头。
②玉漏迟:漏壶中的水逐渐减少,表示夜已很长。
③浪语:像波浪一样的话语,这里指春雨绵绵不断,滴落在屋檐上,发出潺潺的声音。
④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首句“一春风雨”总领全词,以下四句写风雨之夜,以风雨来烘托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珊枕寒时”三句,写风雨之夜,独自倚枕,听风听雨;“浪语灯花”三句,写风雨之夜,听雨声如浪,看烛泪似花,更添伤感。下片写惜花未肯让春归去,却因春色满天涯而徒然地为春光的消失而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