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帐春寒,玉炉香细,病怀如许。永昼恹恹,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
曲曲阑干,沉沉帘幕,嫩草王孙归路。短梦飞云,冷香侵佩,别有伤心处。半暖微寒,欲晴还雨,消得许多愁否。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

【注释】

永遇乐:词牌名。

翠帐春寒,玉炉香细:翠色帐子里春天寒冷,炉中的香烟细细的燃烧着。

病怀如许:病中的心情如此多愁。

金博添愁炷:用金博(铜制的博具)点燃香,使香气更加浓密,增添忧愁。

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无情的杨花,多情的燕子,不时地飞到琐窗前低语呢。

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怨恨东风,一夜之间,把满地落花扫成红色雨。

曲曲阑干,沉沉帘幕:曲折曲折的栏杆,深深的帘幕。

王孙归路:指游子的归家之路。

短梦飞云:指梦中的飞云。

冷香侵佩:指梦中的清香。

半暖微寒,欲晴还雨:一半是温暖,一半是寒冷,像要晴天却又要下雨一样。

消得许多愁否:能消除多少忧愁?

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春天到来的时候,我的忧愁也随之增长,难道让我把春天送走吗?

【赏析】

《永遇乐·病中》,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室内环境以及作者的病态心理。起首三句写室内环境。“翠帐”、“玉炉”点明室内所用之物及所用之物的颜色和质地。“春寒”、“香细”表明室内温度之低与空气之清。“病怀如许”一句,直陈自己的病症。“恹恹”、“悄悄”状病体之不适、精神之恍惚。下片抒写对外界景物的感受,并抒发内心情感。上片写室内感受。“薄幸”、“多情”两句,写窗外所见。“杨花”、“燕子”,是典型的意象,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某种心境。“怨东风”一句,是对东风的怨言,也是对自己病弱身体的抱怨。“狼藉”二字,既形容落花满地,又表现了作者心情的烦乱不安。“短梦”、“冷香”二句,则描绘梦境和嗅觉感受。“半暖微寒”、“欲晴还雨”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心中的矛盾情绪。下片写室外景物。“曲曲”三字,既写出庭院曲折的特点,又表现出作者心情的忧郁。“王孙归路”两句,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到家乡的愿望。结尾两句,写自己心中的愁苦。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语言清新俊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