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足鸡声三唱,翠幔开时,东方初白。金炉香烬,寒气逼人床箦。
愁多起坐,可怜孤负,角枕疏纹,鸳衾新色。细忆清宵好梦,邂逅绸缪,忘却分判南北。
料得此时邸舍,也应数尽残漏滴。甚日金闺里,共调冰、重画眉黛宽窄。
树头鸦起,误认雁传书帛。慢自披衣,窗外望、初日惊残魄。
朝餐空设,只念萧关客。

诗句

  1. 听足鸡声三唱,翠幔开时,东方初白。
  • 解释: 听到鸡鸣三次,翠绿色帘幕打开时,天刚刚泛白。
  • 注释: 鸡声、翠幔、东方初白,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象。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述,展现了黎明时分的宁静与美丽。
  1. 金炉香烬,寒气逼人床箦。
  • 解释: 金色的炉子已经熄灭,冷气直逼人床铺上的被褥。
  • 注释: 金炉、香烬、床箦(zé)、寒气,描绘了寒冷的氛围和孤独的感觉。
  • 赏析: 这句话通过感官描述,传达了主人公在寒冷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凄凉。
  1. 愁多起坐,可怜孤负,角枕疏纹,鸳衾新色。
  • 解释: 由于心中充满了愁绪,所以多次起身而坐,可惜辜负了那用细针密缝的角枕和绣着花纹的枕头。
  • 注释: 愁绪、起坐、角枕、疏纹、鸳衾、新色,描绘了因内心忧愁导致的行动和对新枕的珍惜。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动作和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细忆清宵好梦,邂逅绸缪,忘却分判南北。
  • 解释: 细细回忆那一夜的好梦,偶然相逢时的缠绵悱恻,却忘记了自己原来身处南北分隔的两端。
  • 注释: 清宵好梦、邂逅绸缪、分判南北,描绘了梦境中的浪漫场景和现实的无奈。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无奈。
  1. 料得此时邸舍,也应数尽残漏滴。
  • 解释: 想来这个时候,他应该还在官邸里度过,也许正在数着漏壶中滴下的水来计算时间。
  • 注释: 邸舍、残漏滴、数尽,描绘了官邸中的日常生活和时间的流逝。
  • 赏析: 这句话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主人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1. 甚日金闺里,共调冰、重画眉黛宽窄。
  • 解释: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家乡,一起调弄着冰块,重新画上眉毛的宽窄。
  • 注释: 金闺、调冰、画眉、宽窄,描绘了对家乡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家乡生活的憧憬,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1. 树头鸦起,误认雁传书帛。
  • 解释: 树上的乌鸦开始叫唤,我误以为是大雁传递书信的声音。
  • 注释: 鸦起、误认、雁传书帛,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声响和误解。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声音和误解的场景,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
  1. 慢自披衣,窗外望、初日惊残魄。
  • 解释: 我慢慢地起床穿好衣服,从窗户往外看,初升的太阳让我吃惊地感到自己的身躯已经变得如此脆弱。
  • 注释: 披衣、窗外望、初日、惊残魄,描绘了清晨醒来后的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 赏析: 这句话通过早晨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
  1. 朝餐空设,只念萧关客。
  • 解释: 早餐已经准备就绪,只是心中一直想着远方的客人。
  • 注释: 萧关客、念、只念,描绘了思念之情和对远方人的牵挂。
  • 赏析: 这句话通过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朋友的深情。

译文

听鸡啼声三遍,翠绿的帷幕徐徐拉开;东方初露鱼肚白。金香炉已燃尽余烬,寒气逼人床榻被褥薄薄。愁绪缠身,起身又坐下,辜负了那精致的角枕与绣有花纹的枕头,鸳衾的新彩也显得格外醒目。细想那夜梦中的美好时光,偶然相逢时的缠绵悱恻,却忘记了自己原本身处南北分隔的两端。想象此刻他仍在官邸中度过,也许正在数着漏壶中滴下的水来计算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家乡,一起调弄着冰块,重新画上眉毛的宽窄。树上的乌鸦开始叫唤,我误以为是大雁传递书信的声音。慢慢地起床穿好衣服,从窗户往外看,初升的太阳让我吃惊地感到自己的身躯已经变得如此脆弱。早餐已经准备就绪,只是心中一直想着远方的客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