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屏伴醉。认七宝添修,粉融酥腻。偷得寒簧素影,桂宫知未。波波休羡樱桃节,祗团圞、定如人意。半焦禽唤,一痕蟆蚀,暗怜风味。
念画地、浮名可似,忆旧谱霓裳,难寻残字。吟到金盘彩屋,总关秋思。当筵碎写山河影,怕琼肌、新染铅泪。麦香收后,小团重瀹,玉蟾如水。

【注释】

(1)秋屏:秋天的屏风。七宝:指月饼。“粉”和“酥”是形容月饼的馅料,也指月饼的形状。

(2)偷得:偷取。寒簧:指月色。素影:月色。桂宫:指月亮。

(3)波波:形容桂花开放的样子。羡:羡慕。

(4)团圞(yuè jié):圆形。定如人意:一定符合人的心愿。

(5)半焦禽:指被烤焦的家禽。唤:叫唤。一痕:一点。

(6)暗怜风味:指对这种味道的喜爱和同情。

(7)画地:指在地面上作图。浮名:虚名。可似:能否相似。霓裳曲:指《霓裳羽衣舞曲》。旧谱:指古代的乐曲。残字:断简残篇。

(8)吟到:吟咏到。金盘彩屋:指华丽的宫殿。总关:总归关联。

(9)当筵碎写山河影:指在宴会上赋诗写景时,把山河的影子都写出来了。怕琼肌、新染铅泪:担心玉体被沾染了铅汁而伤心。

(10)麦香收后,小团重瀹(ruò),玉蟾(yuán)如水:指在收获麦子之后,重新煮食月饼,玉蟾如同清泉一样。

赏析:

《桂枝香·中秋》是一首咏赞中秋节月及月饼的短小词作,作者为宋代词人张孝祥。此词通过描写中秋之夜赏月的情景,赞美了月饼之美以及其象征团圆的意象,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阕开头即点出赏月的时间和环境。“秋屏”“七宝添修”,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又描绘出月饼的诱人香气。“偷得寒簧素影”,用“偷得”两字表现了赏月的欣喜,同时也暗示了月饼的美丽。接下来,词人通过对月中桂宫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向往。“波波休羡樱桃节”,则以对比手法,突出了月饼的独特魅力,让人难以比拟。

下阕进一步描写了月饼与中秋的紧密联系。“念画地、浮名可似”,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等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真实感情的追求。“忆旧谱霓裳,难寻残字”,则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但遗憾的是那些美好的记忆已经难以追寻。“吟到金盘彩屋,总关秋思”,则将赏月与吟咏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当筵碎写山河影,怕琼肌、新染铅泪”,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月饼与人们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暗示了月饼的象征意义——团圆。最后一句“麦香收后,小团重瀹,玉蟾如水”,则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动人,充分展现了中秋节月以及月饼的美丽与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