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烟双桨,向江头载满,春舟愁绪。明月琉璃千万顷,惊起栖鸦无序。香字初温,烛花还剔,此际人何处。梦魂相逐,无端又被莺误。
忆得晚阁轻寒,帘前瞥见,便欲留郎住。一剪秋眸羞欲滴,扯着帘衣故故。多事轻帆,无情流水,特地催将去。凄风惹恨,孤舟不道相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诗句赏析等的把握。本诗是一首词作,“犁烟双桨”“明月琉璃千万顷”等意象富有特色。词人通过描写江上景物,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愁和孤独之苦。“多事轻帆,无情流水,特地催将去”三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孤舟漂泊之苦和无奈之情。最后一句抒发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译文:
我独自乘着双桨小舟,向着江头驶来。船中载满了春天的思念,却只有满腔愁绪。明月映照下的湖面像一片琉璃般美丽,可惊起的栖鸦却显得无秩序。香炉初燃的檀香气息温暖而清新,烛光摇曳在花枝间闪烁,此时此刻的人儿又在哪里呢?梦中的魂灵随着我飘荡,却不料被黄莺儿所误。
记得那时晚上的寒气逼人,我在窗前瞥见你匆匆的身影,便想留住你让你住下来。但你却一剪秋眸羞欲滴,扯着我的帘衣故故。那多情的船帆,那无情的流水,特地地催促着你离去。凄冷的秋风撩拨着我的愁恨,孤舟不道相恕。赏析:
“念奴娇·江上忆”,这是一首怀人词。词人以“春”为线索,写江上景色,表现自己的心情。全词用典贴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上片“犁烟双桨,向江头载满,春舟愁绪。”三句写词人乘双桨小舟在江头驶来,船中载满了春天的思念,却只有满腔愁绪。“犁烟”指春雨,“春舟”指词人的小船,“犁烟双桨”形容船行时水雾弥漫如烟雾一般,形象地写出春雨绵绵的景象,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愁绪。“明月琉璃千万顷,惊起栖鸦无序。”两句写湖面月色明亮,倒映着湖中的琉璃似的水面,惊动了栖息在湖边的乌鸦。这里以景衬情,写出了词人因想念而引起的愁绪。“香字初温,烛花还剔,此际人何处?”这三句写词人思念的对象此时不知身在何处。“香字初温”点出词人此时正在思念对方,而对方的回信还没有到来;“烛花还剔”则写出了他在等待回信时无聊之至,只好点燃蜡烛消磨时间。
下片“忆得晚阁轻寒,帘前瞥见,便欲留郎住。”“晚阁”指闺阁。“轻寒”即轻寒之意,指天气微凉。词人回忆起当年与情人在阁中相见时的情景,那时正是暮春时节,天气微凉,他看到情人就想要留住她并让她留下,可见当时两人感情之深厚。“一剪秋眸羞欲滴,扯着帘衣故故。”两句写他看到情人后,心情激动,恨不得马上见到她。“秋眸”指秋水般清亮的双眼,“故故”即故意之意。这两句写词人见到情人后的心情激动,恨不得马上就见到她。“多事轻帆,无情流水,特地催将去。”“轻帆”指帆船,“流水”指江水。这三句意思是:多情的帆船,无情的江水,都特别地催着要离去。“凄风惹恨,孤舟不道相恕。”三句写船行途中的凄冷风雨以及孤舟漂泊的痛苦。“凄风”指凛冽的风。“孤舟不道相恕”,意为:凄凉的风雨撩拨着我的愁恨,孤舟不道(不知)相恕。这两句写词人在旅途中遭遇风雨,感到痛苦和不幸。整首词用典贴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这首词是词人怀念远在异地的情人之作。上片先写自己的思念之情,然后写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下片回忆当初的美好时光,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词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