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著作,正终身坎壈,乃能如此。莫笑狂生难近也,世上真狂有几。仰屋愁穷,长门赋值,豪赠当炉妓。天生才调,千金散尽来耳。
想见昔日临池,屈香宋艳,名下无余子。一此怀中投桂去,落落谁堪知己。憎命文章,依人剑铗,不改心如水。于今论定,公卿输与寒士。

【诗句释义】

大江东去·番禺居少楠先生溥遗稿题词:斯人著作,正终身坎壈,乃能如此。莫笑狂生难近也,世上真狂有几。仰屋愁穷,长门赋值,豪赠当炉妓。天生才调,千金散尽来耳。

译文:斯人(这里指作者)的著作,正处在人生的坎坷之中,却能写出如此优美的诗篇。不要笑话那些狂妄的人难以接近,世上真正狂妄的人才有几个呢?仰头看着屋顶发愁,为长门宫赋诗,豪情壮志地赠送给歌女。天生才情和气质,即使花费千金也买不来啊。

注释:斯人(这里指作者):指作者(指李清照)。

坎壈(kǎn niè):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

无余子:没有可与之匹敌的。

桂:指科举及第。

憎命文章:痛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依人剑铗(jié):比喻有才能却不被赏识。

论定:评断。

输与寒士:把功名利禄输给贫寒之人。

【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通过描写登楼所见之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表现出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全词语言豪迈,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千古绝唱。

上阕“想见”三句,以写景寄慨。首句“想见”,即设想之意,说在登楼远眺时,眼前浮现出当年自己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饮酒作乐的场面。“屈香宋艳”,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句意,形容当时宴会上的歌舞伎们个个美若天仙,各有千秋。然而,如今已物是人非,人事全非,昔日的欢乐已成为历史陈迹,而自己的满腔抱负亦付诸东流。这一句既点出了“想见”的原因,又暗含着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为下阕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下阕“一此”四句,抒发感慨之情。过片处,词人运用典故,以杜甫自比:“一官何止百千户,万里封疆一尉同。”意思是说,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一官何止百千户),但也能像杜甫那样拥有万里土地(万里封疆一尉同),这是何等荣耀啊!然而,这种荣耀并非我所追求的,因为我现在的处境是贫困潦倒、无所作为。“落落谁堪知己”,意为我这样的孤高之士又有何人能够理解我的心意呢?这里的“落落”一词,既形容了词人的孤独和凄凉,又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最后两句,议论收结,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前一句“憎命文章”即痛恨自己的身世遭遇;后一句“依人剑铗”,借用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的故事,比喻自己虽怀壮志豪情,但总是被人轻视,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这两句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控诉和批判。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又不失豪放之气,充分体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代文豪的才华和风格。同时,这首词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思想感情的重要窗口,使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