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太恝,任匆匆花落,更随流水。绝好韶光容易了,寂寞莺俦燕侣。燕自呢喃,莺还踯躅,未忍抛侬去。恍然如梦,梦中犹记词语。
尚有前度刘郎,重提往事,说向神仙住。欲问人间何世也,却被尘缘相负。依旧绯桃,不逢崔护,幻景无凭据。漫伤迟暮,一春同此情绪。

【注释】

东皇:天上的玉帝。太恝(qiě):无情;不关心。

莺俦燕侣:指黄莺成双,燕子成对。

刘郎:旧时常用来称称代指有才德的人,这里是指唐代诗人刘禹锡。

绯桃:红梅。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有“人面桃花相映红”句。

【赏析】

此词为和作。作者以婉约之笔,抒写伤春之情。上片起首三句,写大江之水带走了春天,而人也随江水流去,感叹春光短暂。下片写梦中寻访前度刘郎(刘禹锡)之事,借刘禹锡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全词以梦为线索,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作者的感伤之情。

“东皇”,即东皇太一,指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天帝,是古代帝王所祭奉的神祇之一。唐人常以“东皇”指天。“太恝”,无情。无情的天帝任凭花落枝残,也不管人间春光易逝。“匆匆”二字极言时间之短,暗示出春天已匆匆逝去。

“绝好韶光”,美好的时光。“容易了”,轻易地过去了。“寂寞莺俦燕侣”,莺儿、燕子成双成对地飞着,但它们却无心享受这美好的春光,而是双双离去,留下词人独自面对空寂的花落枝残。“更随流水”,花落枝残也随着流水漂走了。“更随流水”三字,不仅点明时间之短、春光易逝,而且写出了落花飘零的动态之美,使读者仿佛看到那一片片落花随波逐流的景象。“绝好韶光”一句,既是对眼前景物的总评,又是对整个春天的总结。

词的下片,转入梦境,由现实转向理想。“仍有前度”,还有从前那个“风流天下闻”的刘禹锡呢!“前度”,即指刘禹锡。他重提往事,来到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想向仙人打听一下人间何世。仙人说:“尘缘相负。”尘缘就是世俗之缘,即人情。刘禹锡被贬谪到边远地方,与世隔绝,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出入宫廷,结交名士了。因此,他被贬谪到湖南永州,远离京城,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与名士往来了,所以此处用“尘缘相负”来形容他的心境。“依旧绯桃”,“依旧”是仍然的意思,表示刘禹锡虽然身处异乡,但仍保持着当年在长安时的生活方式。“绯桃”是红色的桃子。刘禹锡曾在长安做官,写过许多赞美桃花的诗篇。这里的“绯桃”,指的就是他在长安时所种的桃花。“不逢崔护”四句。意思是说,即使桃花盛开,也无人欣赏,就像没有崔护那样赏花的人一样。“崔护”,唐朝诗人,曾于长安城内的一户人家题过一首《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刘禹锡在这里化用崔护诗中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自己虽然有才能,但如今却只能像崔护那样,在桃花盛开时,只能远远地欣赏而不能近前品赏,真是可惜啊!

最后三句是词的收尾部分。这几句又回到了现实中来。“漫伤迟暮”,白白地哀叹年华流逝。“一春同此情绪”:一年到头总是感到惆怅无聊。这几句,既是词人的自白,也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真实反映,充分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全词以梦为线索,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作者的感伤之情。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梦寄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丽俊逸,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