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拂京尘去。问年来、香窠凤子,海棠谁主。远上黄河杨柳瘦,羌笛声声可数。怎忘却、堂前星聚。娇小双蚕偏解事,唱关门、不度春风趣。齐叫绝,王郎语。
柔条莫绾青骢住。叹而今、蹉跎薄宦,别离仙侣。天上楼台都寂寞,人也飘萍漾絮。还说甚、文章知遇。破帽在头杯在手,且须君、共作登高赋。餐郦菊,楚些诉。
【解析】
此诗作于元统二年(1334),作者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官。全诗写诗人对故国风物的怀念之情。
“自拂京尘去”句:自己辞别了京城尘土。
“问年来、香窠凤子,海棠谁主”句:询问这年头,是谁掌管了香巢中的凤凰?海棠花的主人又是谁?
“远上黄河杨柳瘦”句:远远望去,黄河边柳树已经变得细长而稀疏,羌笛声声不绝如缕。
“怎忘却、堂前星聚”句:怎么忘记得了堂前的群星聚集?
“娇小双蚕偏解事”句:娇小的蚕儿偏偏懂得事情,唱出关门不唱春天的曲意。
“齐叫绝,王郎语”句:大家一起叫绝,好像王郎的话语。
“柔条莫绾青骢住”句:柔嫩的枝条不要拴住青色的马,让我回去吧。
“叹而今、蹉跎薄宦,别离仙侣”句:可叹我如今在仕途上蹉跎无成,和神仙般的侣伴分离。
“天上楼台都寂寞,人也飘萍漾絮”句:天上楼台都显得寂寞,人也像飘荡无根的浮萍。
“还说甚、文章知遇”句:再说什么呢?有谁能赏识自己的文采呢?
“破帽在头杯在手”句:破旧的帽子戴在头上,酒杯也拿在手中。
“且须君、共作登高赋”句:暂且和你一起吟咏登高之作。
“餐郦菊,楚些诉”句:用菊花下酒,楚些弹琴倾诉衷情。
【赏析】
这首词是元代文人张雨的代表作之一。据词序云:“余时年五十有二矣。……余与啸牧同官汴,以岁暮感怀为韵。”可见这是一首抒写作者晚年羁旅之思的词。
上片起首两句是说,自从辞别京城尘埃之后,就时常怀念着故乡,想当年香巢中养育的凤凰不知现在何在?那美丽的海棠又由谁来掌管呢?这里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远上”四句描写眼前景象,黄河岸边的杨柳,已经长得瘦弱纤细,羌笛之声,似乎也变得稀少起来。这里既点出了时间,又写出了空间,更突出了物候的变化,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过片后三句,词人转而抒发自己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如今在仕途上无所作为,远离了仙侣般的友人,只好回到家乡去过清闲生活。“天上”五句,是说天上楼台寂寞,人也似浮萍无依。“还说”三句,是说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无人赏识。“破”字用得极为贴切,表明其处境的艰难。最后一句是说自己只有借酒消愁,弹琴倾诉心中的悲苦。
下片前半部分写词人的身世之感和对友人的思念;后半部分写自己暂时归隐的生活状态。
“柔条莫绾青骢住”,写词人不忍离去,依恋不舍。“叹而今、蹉跎薄宦,别离仙侣”,感叹自己在政治上不得志,只能与友人分离。“天上楼台都寂寞,人也飘萍漾絮。”“天上”、“人也”两句,既是写景,也是比喻,表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还说甚、文章知遇?”是感叹自己虽有满腹经纶却得不到任用的无奈。
“破帽在头杯在手”,是说眼下没有官职做,也没有钱财,只有一顶破旧的帽子和一杯酒,只好回家去了。
“且须君、共作登高赋”,是说不如我们一同登高赋诗,以排遣胸中块垒。“餐郦菊,楚些诉”,是说以菊为食,弹琴而歌,以表达自己的情怀。
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实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