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狂歌起。正天上、琉璃万顷,月华如水。下有长江流不尽,多少残山剩垒。谁说道、英雄竟死。一听秦筝人已醉,恨月明、恰照吾衰矣。城楼点,打不止。
当年此夜吴趋里。有无数、红牙金缕,明眸皓齿。笑作镇西鸲鹆舞,眼底何如程李。讵今日、一寒至此。明月无情蝉鬓去,且五湖、归伴鱼竿耳。知我者,阮亭子。

【注释】

  1. 甲辰: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2. 小饮:微醉。孙豹人溉堂:即孙豹人,名溉,字藻叔,号溉堂,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文学家、诗人。
  3. 阮亭:严羽,字仪卿,一字丹丘,号沧浪逋客、樵风渔阳,浙江德清人。
    【赏析】
    《贺新郎·中秋》是宋代词人辛稼轩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上阕以豪情壮志写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月的赞美;下阕则抒发了作者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归隐的愿望。全词语言豪健,气势磅礴,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
    “把酒狂歌起”,开篇便有“狂”之气象。词人一上来就喝得大醉,放喉唱了起来,那歌声如天外飞仙般飘然而至。这两句中,“把酒”、“狂歌”二字,写出了词人的豪爽不拘,以及他饮酒时那种痛快淋漓的状态。“正天上、琉璃万顷,月华如水。”这三句写天上的月亮。它像一面巨大的琉璃镜子,把整个大地都照得如同水一样清澈,晶莹剔透。“下有长江流不尽,多少残山剩垒”,这里用典。长江流不尽,指的是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永不停息地向前奔流着,而无数的残山断壁却依然堆积在江岸,形成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谁说道、英雄竟死”,这句是说那些曾经威震一时的英雄豪杰们,如今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他们的英名已经无法再被人们所提起。“一听秦筝,人已醉,恨月明、恰照吾衰矣。”这里的“秦筝”是一种古代弦乐器,相传为秦国所传,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琴之一。词人在这里以“秦筝”喻指自己的音乐才华,同时也暗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与痴迷。“城楼点,打不止”,这句话中的“城楼点”,实际上是指一种古乐器——拍板。词人在这里用“打不止”来形容这种古乐器演奏时的连绵不断的声响,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当年此夜吴趋里”,当年这个中秋之夜,词人曾经在吴趋里度过。“有无数、红牙金缕,明眸皓齿。”“红牙金缕”,这里指的是古代贵族女子的装饰品,象征着她们高贵的身份和地位。“明眸皓齿”,则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如星辰,牙齿洁白如玉,这两个形容词都用来描绘女子的美丽容貌。“笑作镇西鸲鹆舞,眼底何如程李。”这里用典。“镇西鶗鶋”是一种稀有鸟类,生活在深山之中,其鸣声清脆悦耳,令人陶醉其中。而“程李”则是指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程颢和李迪。他们两人都是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以其卓越的音乐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于世。“讵今日、一寒至此。”这句表达了词人在感叹时光荏苒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明月无情蝉鬓去,且五湖、归伴鱼竿耳。”明月无情是指月亮虽然高悬夜空,但它并没有因为人们的喜怒哀乐而有所改变。而“蝉鬓”则是一种古代女子的发式,代表着青春的美好与易逝。这里的“五湖”,指的是太湖周围的五个小湖。词人在这里用“五湖”来比喻自己追求的自由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归伴鱼竿耳。”最后一句则是说,既然人生无常,不如就随缘而去吧。与其苦苦挣扎于名利场之中,不如选择一种更加宁静、淡然的生活方式,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整首词通过豪放的语言和丰富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词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同时,这首词也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作品,它让人们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得失、荣辱以及生死等问题,从而获得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