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尊公,遭世沧桑,身亦沉沦。遂杜门荒野,庭无杂客,谈经暇日,座有遣民。而我先人,单衫席帽,日唤儿扶去水滨。追欢处,更交公兄弟,两世情真。伤心。
墓草多春。只后嗣、如余贱且贫。似彦升弱息,寒衣是葛,叔敖孤子,生计惟薪。今日西州,羊昙再到,昔事低回剧楚辛。公真老,惊紫髯变雪,青鬓垂银。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还考核诗中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观点态度。从答题角度看,综合题是基础题,需要员工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题干为“沁园春·枣园感旧,呈李久庵先生”,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要求考生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并写出其译文,最后给出赏析。解答本题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句中的重点词语,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念昔尊公,遭世沧桑,身亦沉沦。遂杜门荒野,庭无杂客,谈经暇日,座有遣民”:回想当年您老人家遭受世间沧桑,你的身体也已沉沦。于是便关上门在荒野上隐居,家里没有客人来往,闲下来的时候讲经论道,座上有被遣散的民众听讲。“而我我先人,单衫席帽,日唤儿扶去水滨。追欢处,更交公兄弟,两世情真”:而我们祖先呢,穿单衣戴草帽,每天叫儿子到水边陪伴。他们曾经在一起欢乐的地方啊,更是结交了您的兄弟两代人,情谊深厚真实不虚。“伤心。墓草多春。只后嗣、如余贱且贫。似彦升弱息,寒衣是葛,叔敖孤子,生计惟薪”:伤心的是坟墓上的草又长出来了,只剩下我这样的后辈贫穷卑贱。就像王彦升那样的儿子生活贫困,靠葛布衣服过活,像叔敖一样孤独的孩子,生计全靠柴禾。 “今日西州,羊昙再到,昔事低回剧楚辛。公真老,惊紫髯变雪,青鬓垂银。”今天西州城头,羊昙再次到来,往事让人回忆起来十分感慨。您真的老了,您的须发全都白了,如同银丝一般。

【答案】

①首联写李久庵先生晚年隐居田园生活,生活清苦;②颔联写李久庵先生晚年仍不忘教经传道,弟子众多;③颈联写李久庵先生晚年仍与先祖结下深厚的兄弟情谊;④尾联写李久庵先生年老体衰,但风采依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