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横斜,似水晴空,无限萧萧意。深巷闭门,懒去登高,那问几人曾醉。红叶青山,正渲染、苍凉天气。何事。只辜负秋光,淡然如此。
记得去岁城南,傍野径疏篱,乱穿浓翠。女儿景物,羁客心情,添得一番悲喜。便上层楼,望不到、故园千里。千里。有多少、荒烟败垒。

【注释】:

燕山亭:词牌名。九日排闷:即“九日作”,是宋代的一种风俗。

北雁横斜,似水晴空,无限萧萧意。深巷闭门,懒去登高,那问几人曾醉。红叶青山,正渲染、苍凉天气。何事。只辜负秋光,淡然如此。

北雁飞过横斜的天际,天空中云彩如流水般流动,仿佛秋天的气息弥漫在晴朗的空中,然而心中却有无限凄凉之意。深深的小巷里紧闭着门,懒得登高远望,更没有人去饮酒庆祝。满眼都是红叶和青山,它们正在渲染着秋天的苍凉气息。为什么?只是辜负了这美好的秋光,显得如此淡然。

记得去岁城南,傍野径疏篱,乱穿浓翠。女儿景物,羁客心情,添得一番悲喜。便上层楼,望不到、故园千里。

我还记得去年秋天,在城南的一条小路上,沿着稀疏的篱笆,穿过茂密的绿叶。那时的女子景物,和我作为游子的心情,让我增添了许多悲喜之情。于是登上高楼,望着远方,看不到我的故乡在千里之外。

千里:这里泛指家乡。

【赏析】:

《燕山亭·九日排闷》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此词为“九日作”,即重阳节时所作的词,借登高赏菊以排遣胸中郁闷。全词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开头三句描绘了一幅秋景图:大雁横飞,天空湛蓝明净,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作者却感到“无限萧萧意”,这“萧萧”二字极好地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落寞之情。接着,词人又从听觉角度进一步渲染这种心境,“深巷闭门”,“懒去登高”,都表现出他对于热闹场面的厌倦。

下阕则由眼前之景转入回忆之境。“红叶青山”,是作者记忆中的故园景色,但眼前的“红叶”“青山”却只能引起他心中的哀愁。“女儿景物”一句,更是将女子比作“景物”,将自身比作“羁客”。羁旅之人面对秋景,自然会感到悲喜交织,而这种情绪正是由于对故园的思念所致。“望不到、故园千里”,既写出了故园之遥,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无奈与惆怅。

最后两句则是词人登高所感,抒发了自己因不能见到家乡而感到失望的情绪。整首词以情动人,语言优美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