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自倚阑干忆旧游。湘帘上,闲挂小银钩。
【注释】:
- 十六字令:词牌名,又名“忆旧游”,双调六十七字。
- 楼:指高楼。
- 自倚阑干:自己凭靠着栏杆。
- 忆旧游:回忆过去的事情。
- 湘帘:一种薄纱制成的窗帘。
- 闲挂小银钩:形容窗帘上挂着小小的银钩,很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念旧游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站在高楼之上,凭栏远眺,思念过往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整首诗词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读起来令人陶醉。
楼。自倚阑干忆旧游。湘帘上,闲挂小银钩。
【注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念旧游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站在高楼之上,凭栏远眺,思念过往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整首诗词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读起来令人陶醉。
【注释】 花寒:指菊花。 枝冷:指树枝上的叶子因冷而萎落。 蝶倦:指蝴蝶疲倦,停歇在花朵上。 荷雕浥露衣:荷叶因雨水打湿而显得湿润。 石池新涨满:石头池塘里积水已经涨满了。石池,即石头做成的水池。 小径湿红稀:小路上被雨水淋湿了,红色的花瓣已经不多了。 无事教鹦鹉:没有事的时候让鹦鹉教说话。 闲庭昼掩扉:闲暇无事的时候,庭院的门也懒得去关上。 【译文】 菊花盛开,天气已经很冷,但花还是开放着
菩萨蛮 · 春夜 春山月皎银屏翠。鹧鸪香暖罗襦醉。一径落花低。露溥梅子肥。 苍筤摇懒影。斜倚蔷薇冷。随意拨金猊。流莺窗外啼。 注释: 1. 春山月皎银屏翠:春天的山峦上明亮的月亮照耀着银色的屏风,显得格外翠绿。 2. 鹧鸪香暖罗襦醉:鹧鸪的香气温暖了穿着罗襦(丝绸长袍)的人,让人醉倒在其中。 3. 一径落花低:一条小径上落满了花瓣,低垂而下。 4. 露溥梅子肥:露水滋润
【注释】 1. 浪淘沙:词牌名。 2. 细雨:小雨或微雨。 3. 终日:从早上到晚上,一整天。 4. 潮生:海水涨起,潮水上涨。 5. 黄鹂(yǐ):黄色的小鸟,也称为“莺”。 6. 却向枝头啼宛转:却指却反而。向:朝,向着。枝头:树枝上。 7. 唤醒春阴:唤醒了春天里阴暗的气氛。 8. 湘云:湖南长沙一带出产的一种云母石,白色。这里比喻晚霞。 9. 蛛儿:蜘蛛。 10. 百尺游丝黏落絮
【注释】 娟娟:洁白的样子。 玉颜:形容女子美丽,洁白。 亭亭:高耸直立。 照水窥妆:照着水面看自己梳妆打扮的容颜。 凌波弄影:穿着水袖舞动,映出自己的倩影。 天孙:织女星名。 凉夜:清冷的夜晚。 冰丝:指织成的衣服像冰一样凉爽。 桁(héng)晶帘:有花纹的帘子。 阑干:栏杆。 翠合藏珠:翠色和珍珠相配。 暗香:香气。 明珰(dāng):用珍珠做成的装饰品。 【赏析】
浪淘沙 花影正亭亭。卷上帘旌。素娥有意欲相亲。恁耐浮云时掩映,做弄阴晴。 碧落浪翻银。涌上江鳞。一庭春色不分明。安得好风吹散也,依旧冰轮。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 亭亭:高耸的样子,形容花影。 卷上帘旌:指收起了窗帘。 素娥:指月亮。这里指嫦娥。 恁耐:如此。 浮云时掩映:飘忽的浮云时而遮挡,时而又露出来。 做弄阴晴:玩弄天气,使人感到阴晴不定。 碧落:天空。 浪翻银:水波翻腾得像银子一样。
《满庭芳·蔷薇》 诗句释义: 1. “艳似调朱,娇如约粉” - 形容蔷薇花的颜色鲜艳,如同用朱砂调和而成,又如少女的肤色柔和。 2. “几枝袅娜迎风” - 形容蔷薇枝条柔美,随风轻轻摇曳。 3. “嫣然带笑,颜色有谁同” - 蔷薇在风中似乎带着微笑,其美丽之貌无人可比拟。 4. “粉蝶枝头时度” - 描述粉蝶飞落在蔷薇枝头的情景。 5. “花影下、积翠重重” - 蔷薇树的影子投在地上
菩萨蛮·春夜 柳丝轻漾纱窗影。篆痕低绕云屏锦。风细晚烟晴。奁开宝镜明。 玉阶堆湿翠。露腻花如醉。帘卷曲阑低。月移林影迷。 注释: 1. 柳丝轻漾:柳条轻轻摇曳,好像在水面上泛起波纹。 2. 纱窗影:纱窗的影子随风轻扬。 3. 篆痕:古代书写时留下的印迹,这里指印章。 4. 云屏锦:华丽的屏风,上面绣着云彩和锦绣图案。 5. 风细晚烟晴:微风拂过,使得天空中的烟雾变得清晰起来。 6. 奁开
浪淘沙 无事凭栏干。玉笛声闲。软红零落暗香残。不道春风馀几日,花已阑珊。 砌下落梅寒。怎忍频看。清池春水碧潺潺。一片随波何处去,能否重还。 注释: 浪淘沙(làng táo sā):词牌名。 阑干:栏杆。 玉笛声闲:比喻笛声悠扬、宁静。 软红:指胭脂等化妆品。 余几日:还有几天,即不多几日。 砌落:落在台阶上。 怎忍频看:怎能忍受频繁地看。 随波:随波逐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
水龙吟 · 纳凉 垂杨低蘸银塘,浮萍乍碎波纹细。一庭明月,满园清景,晚凉天气。石隙流泉,林梢坠鹊,微风徐起。看回廊曲曲,萧萧竹影,更深后、还凭倚。 注释:垂杨柳低垂地靠近银白色的池塘,水面上漂浮的浮萍忽然碎了,泛起细细的波纹。院子里洒满了明亮的月光,整个园林都沐浴在宁静的夜色中,夜晚的凉爽让人感到舒适。石头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树林里落下了喜鹊,微风轻轻吹过。看到回廊曲折蜿蜒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点出时令,“烟”和“花”构成一幅水墨画,“云”和“树”构成一幅国画,画面清新宁静、意境优美;次句写秋色,“微风拂袖来”“秋燕穿篱去”,诗人以“微风拂袖”比喻秋风轻拂,用“秋燕穿篱”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第三句写听觉,由视觉到听觉的转换,使读者仿佛听到秋雨声和秋声;第四句写秋雨,“桐叶洒秋雨”,将梧桐叶与秋雨联系起来,形象生动;第五句写环境,从听觉到环境的转换
【诗句释义】 1.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 描述山势陡峭,如骏马疾驰而过,尚未到达山脚下。 2.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形容山高耸入云,好像与天空相接,距离极高。 3.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 比喻山势如同大海翻滚,波涛汹涌。 4.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 形容山势的动态非常激烈,好像有无数匹马在激战,场面壮观。 5.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 形容山峰之峻拔直入云端
【注释】 十六字令:一种短小的诗体。 花下影:指落花的影子。 人上玉墀:指人站在玉石台阶上。 谁推倒:是谁将我推翻? 横着半毡儿:指身体侧卧,像半片毛毡那样平躺着。 【赏析】 “花下影”,点明季节是春天;“人上玉墀”,点明地点是宫廷,是皇帝的寝宫。从这二句诗中,可以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春光明媚的一天,诗人来到宫中,踏着鲜花铺成的地毯,走到玉砌台阶前,抬头仰望,只见那如云似雾、千姿百态的落花
【解析】 此词为作者客居异乡时所做,表现了作者思乡之情。上片“见尔如何不忆家”一句是说看到你(花儿)怎么能不想念家乡;下片写花虽美丽,却不如脸边之霞。“花”“霞”互文对举,以花喻人,以霞衬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 【答案】 译文: 见到你这花,怎能不想家呢?花虽美,怎比得脸边那朝霞! 注释: 尔:指“花”。 赏析: 语言朴实,意蕴丰富,是一首思乡之作。全词以“见尔如何不忆家”开头
【诗句释义】 繁:这里指繁体字,即简化字之前的文字。 一树丁香花压阑:丁香花盛开在树枝上,花瓣像小灯笼一样挂在那里。丁香花的颜色是淡紫色的,花香浓郁,让人沉醉。“压阑”意味着丁香花盛开在树枝上,遮挡了栏杆。 心怜惜,不向鬓边看:我非常喜爱这丁香花,但我不想把目光放在自己的鬓角(即发梢)处,因为这会显得有些老气。鬓角是头发最靠近额头的部分,通常被视为成熟的象征。 【译文】 一树丁香花压在栏杆上。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伤别之作。上片以“愁”字领起,点明题旨,下片写花事阑珊,人却独上层楼的孤独感,并由此生发出“春风不肯为人留”的感慨。全词以景语抒怀意,寓情于景之中,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春暮”是本篇的诗眼。“愁”字统领全篇。词一开始便用一“愁”字领起,点明题旨。“春暮”二字不仅点出了季节,而且暗含了时间——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过片承上而来,“别后花时独上楼”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秋水影,溶溶夜月中。” - 关键词:秋水、影子、夜月。 - 含义:描述了夜晚月光下,秋水的影子如同溶化的丝绸一般,流动而美丽。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秋水”与“溶溶”两个关键词,传达了一种清冷、纯净的氛围。同时,“影子”一词的使用,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幽静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夜晚之中。 次句:“明如练,裁剪有西风。” - 关键词
诗句释义: 1. 青。:这里可能是指青花瓷,一种以青色为主色调的瓷器。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花纹和色彩,给人一种宁静、素雅的感觉。在古代,青花瓷常被用作宫廷用品或礼品,象征着富贵和高雅。 2. 花落花开半壁灯。:这句话描述了花开花落的情景。这里的“半壁灯”可以理解为一盏挂在墙上的灯,可能是某种装饰品。而“花落花开”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3. 江湖梦,和雨不分明。
诗句“姝,罗袖难胜怯自扶”的译文是:美女,她的罗袖难以承受我轻轻扶住。 关键词解释: - 十六字令:这是由李慈铭创作的一组四首诗歌,每首都以“十六字令”为题,每个词都是五个字,每两句组成一句,共八句成一首。 - 姝:这里的“姝”指的是女子的美或美丽。 - 罗袖:这里代指女性的衣袖或衣服,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和柔弱。 - 怯:此处形容女子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害怕或不自在。 - 自扶
注释: 1. 娇,斜倚妆台亸翠翘。娇,形容女子娇嫩美丽。斜倚妆台,形容她靠在梳妆台旁。亸翠翘,形容女子的头发柔顺而美丽,下垂至地。 2. 簪花笑,红袖若为招。簪花,指的是女子佩戴着鲜花。簪花笑,形容女子因佩戴鲜花而面带笑容。红袖若为招,形容女子的手臂如招手般婉转动人,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柔美和风情。首句“娇
翩,豆蒄梢头碧玉年。 妆才竟,小扇立花前。 注释:翩翩飞舞的身姿,如同碧玉般清新脱俗。刚刚完成妆容,小扇轻轻站立在盛开的花丛之前。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女子轻盈飘逸、美丽动人的形象。诗中通过“翩翩飞舞”的身姿和“碧玉般清新脱俗”来形容其气质,让人联想到春天的花朵随风摇曳,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刚刚完成妆容”则描绘了其精心打扮、等待出场的情景,展现了其对美的执着追求
【注释】 绮窗深掩:精美的窗户上挂着帘子,遮住了月光。微微月:月亮的光辉很微弱。轻寒:微寒。又是:又是秋天。花影一枝斜:一枝花的影子斜斜地映在纱窗上。疏星:稀疏的星光。碧纱:绿色的纱帐。夜长人绣倦:因为天长夜久而感到疲倦。懒把湘云卷:懒得将湘妃竹编的窗帘拉起来。玉漏:古代计时的器具。漏刻,用壶盛水以计时,壶内水满为一刻,一昼夜分五刻,故称玉漏。更:次,一次。声声听晓莺:听着窗外莺鸟清脆悦耳的歌声
柳条轻轻摇曳在栏杆的弯曲之处,微风吹拂着蔷薇花瓣飘落。蝴蝶双双飞舞,在绿草如茵的台阶前迷离;雕饰的梁上双燕翩翩起舞,窗外黄鹂啼鸣。 花儿正在寒冬中酣睡,我打开窗让春风送去一枝花。 注释: - 窈窕:指女子婀娜多姿的样子。阑干:古代建筑的栏杆。 - 蔷薇:一种花卉,常用于比喻美丽动人的女子。 - 蝴蝶:这里形容蝴蝶飞舞的美丽景象。 - 阶前:台阶前的草地。碧草:青绿色的草地。迷:使……迷惑。
【注释】: 1.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巫山艳》。 2. 送春:即“惜春”的意思,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内容。 【赏析】: 此词写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感受和惜春之情。 上片写送春。 "枝头吹尽轻轻絮",春风轻吹过,柳絮纷纷扬扬地落下来,这是春天的结束。 "小楼乍觉春归去",小楼里的人们刚刚察觉到春天已经过去。 下片写惜春。 "白云飞送客"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才得春来:刚刚迎来春天。 玉阑西畔:指花枝繁盛的园林西侧。 闲游玩处:闲暇之时游玩的地方。 杜宇频催,已是春将去:杜鹃鸟不停地叫着,已经是春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赏析】 《点绛唇》又名《凤栖梧》、《鹊踏枝》,有“小令”之目,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一韵到底。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愁。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
【注释】 听:聆听 幽蛩(qióng):蟋蟀。 玉砌:玉石制成的台阶和栏杆。 漏声微:漏壶中水滴的声音很轻。 半卷:一半打开。 薰笼:用香料熏香的鸟笼。题扇:在扇子上写字。 炉烟袅:指炉子里升起的烟雾。 画屏:指屏风。 添香:点上香。 抚琴:弹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怨词。词人夜深不寐,倾听蟋蟀的鸣叫,听到玉阶前月光映照的影子,又看到重门紧闭,清冷的露水滴落,微弱的漏声传来;敲窗时,败叶飞来
【解析】 此词上片写景。词人以“娉婷绝色”、“斜倚疏篱侧”等词语描绘出茉莉花娇艳的风姿。下片抒情。作者借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寂寞难耐的苦闷和惆怅,表现了作者的孤傲与自怜。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清幽,情感细腻,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 【答案】 ①娉婷绝色:形容女子姿态美好。②斜倚疏篱侧:斜靠在稀疏的篱笆旁。③玉蕊冰绡争忍折:形容茉莉花雪白晶莹如冰似雪的花朵争相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