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品第。镌华石墨添记。开皇瘗恨,等无名、玉钩旧事。望稀千里草凝尘,烟痕痴想眉际。古欢接,芳陇地。裙腰浅妒晴绮。
余娇掩隧对残灯,落鬟倦理。有灵片石待词人,丝魂秋唱扶起。六朝艳迹付梦里。照苔痕、凄感钿翠。片纸珍留奇字。怅瀛堧、猎后贞珉,遗此肠断芜城,春风泪。

【注释】

西河:即河西,泛指西北边境。

谁品第:谁能评说。

镌华石墨添记:在石头或碑石上刻字。

开皇:即隋文帝杨坚(541-604)。

瘗恨:把恨埋入地下埋葬。

望稀:望不到边远的地方。

凝尘:凝结的灰尘。

烟痕痴想眉际:形容思乡心切,神情恍惚。

芳陇:美好的坟地。

裙腰浅妒晴绮:比喻女子穿着艳丽的衣服,嫉妒别人的美丽。

余娇掩隧对残灯:形容女子在黑暗中独自对着微弱的灯光感到寂寞、伤感。

有灵片石待词人:指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扶起:扶正、扶持。

六朝艳迹:指南朝和北朝时期繁华美丽的遗迹。

照苔痕:指石头上有苔藓的痕迹。

怅瀛堧、猎后贞珉,遗此肠断芜城:意思是感叹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春风泪:形容春天里思念故乡之情如泪水般流淌。

【赏析】

《西河令·西河感旧》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这是一首咏叹边塞的词作。

全词以“西河”为题,写词人在西河边怀念故土、怀念亲人、怀念朋友、怀念过去的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开头两句写自己如何品味、记录西河的景色:“谁品第。镌华石墨添记。”这里,“品第”二字,表明了作者对于西河景色的独特见解和审美眼光。“镌华石墨添记”,则表明了作者对西河景色的重视程度。接着,作者描绘了西河的景象:“开皇瘗恨,等无名、玉钩旧事。”“开皇”是隋文帝杨坚的年号,这一句的意思是:隋文帝杨坚曾将西河边的一块巨石埋在地下,以此来纪念他与西河之间的深厚关系。这里的“玉钩”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这一句的意思是:这块巨石上的花纹如同玉钩一般美丽。

第三句“望稀千里草凝尘,烟痕痴想眉际。”进一步描写了西河的美丽景色。这里,“望稀”一词,表明了作者对于西河景色的留恋之情;“千里草凝尘”则描绘了西河周边辽阔的草原景色。最后一句“古欢接,芳垄地。裙腰浅妒晴绮。”则描绘了西河边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古欢”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西河边人们生活的怀念之情;“芳垄地”则是指肥沃的土地;“裙腰浅妒晴绮”则描绘了西河边的美女们穿着艳丽的衣服,嫉妒别人的美丽。

第四句“余娇掩隧对残灯,落鬟倦理。”继续描绘了西河的美丽景色。这里的“余娇”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西河边美女们的赞美之情;“掩隧”则是指躲避阳光;“残灯”则是指夜晚的灯光。最后一句“有灵片石待词人,丝魂秋唱扶起。”则描绘了西河边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有灵片石”指的是具有灵性的石质物品;“待词人”则是指等待文人墨客的到来;“丝魂秋唱扶起”则是指文人墨客们在秋天里吟唱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整首词从西河的自然景观入手,通过描写西河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通过对西河边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的描写,也展现了西河独特的文化风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