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窗寂,不耐新愁卧病。
吴郎相劝访秋行,蜻蜓小艇。
㟙山一曲映玻璃,湖亭更选名胜。
微雨过,红衣冷。
薄霭不沾明镜。
芦花偶惹鲤鱼风,闲鸥警醒。
清游曾寄集贤知,长笺写遍幽景。
更唤酒、银瓶素绠。
少消除、天涯旅兴。
回忆江关路迥。
想渔庄、雪藕丝莼,应向梦中寻,谁重省。

【注释】

西河、同吴廷韩由㟙山河还至历下亭:作者在济南时所作。㟙山,即章丘县的西山。

晚荷已尽,芦花翛然:指秋天来临了。

寒露后三日也:秋露过后第三天。

闲窗寂,不耐新愁卧病:形容心境凄凉,无心赏景,只好卧病。

相劝访秋行:互相劝勉去赏秋景。

红衣冷。薄霭不沾明镜:形容秋色凄迷,如霜降后的衣服一样寒冷;而薄雾笼罩在湖面上,如同没有阳光的镜子一样暗淡。

薄霭(ài):淡淡的云气。

银瓶素绠(biàng):银质的酒器和白色的丝绳,形容清贫。

江关路迥:长江边关口遥远。江关,古时指渡口、关口或边防要地。这里泛指旅途中遥远的地方。

渔庄:捕鱼的场所。

藕丝莼(chún):莲藕的纤维和水草的茎叶。这里借以指故乡。

应向梦中寻:应该去梦中寻找。

谁:疑问代词。

【赏析】

《秋日登济南历下亭作》是一首七言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从㟙山返回济南,登上历下亭,观赏秋景;第二联写诗人卧病在床,无心赏玩秋景,只觉寒露后的天气更加冷清;第三联写诗人在秋雨中欣赏着湖光山色;第四联写诗人因思念家乡,饮酒消愁,但酒力不能解愁;第五联写诗人回忆当年江边的渔家生活;最后一联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登高览胜、饮酒赏月、思念故乡的美丽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